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绘就“诗”和“远方”的新画卷

时间:2022-08-25 10:08来源:光明日报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8月2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京举办“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艺术司负责人周汉萍、公共服务司负责人陈彬斌、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和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介绍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艺术创作向“高峰”不断迈进

   “十年来,我们不断健全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工作机制,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新时代系列艺术创作工程等,积极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推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饶权说。

   周汉萍介绍,这些年除了成功举办《伟大征程》《奋斗吧 中华儿女》《我们的四十年》等重大文艺演出,还推出了一系列优秀剧目,比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传遍”全国,已经演出414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卷”爆火,短短一年就演出147场,还有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话剧《谷文昌》《柳青》、京剧《红军故事》、彩调剧《新刘三姐》等一批优秀剧目都广受好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此外,从昆曲《牡丹亭》的常演不衰,到粤剧《白蛇传》的跨界出新,再到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渐入佳境,越来越多地彰显中国审美旨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艺术作品,成为精品“爆款”。

   大量文艺精品的出现,跟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激发艺术创作活力有很大关系。这十年,文化和旅游部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建立剧目纷呈多彩、院团人才辈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文艺院团走市场、多演出。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400家艺术院团共演出6万余场,收入近50亿元。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十年来,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等先后出台,构建了从国家到村(社区)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力保障了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饶权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都实行了免费开放。

   陈彬斌说,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参加文化活动时,群众不仅愿意当观众,而且愿意当演员和创作者,全国群众文化团队已经超过45万个,比2012年增长了50%。这些年,全国形成了像乡村“村晚”、大家唱、广场舞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参加人数不断创新高,比如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的参与人次就超过了1.18亿。

   这十年,文化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一大特点。比如,文化和旅游部推进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十年累计向基层选派文化工作者16.9万人,为基层文化单位培养人员超过1.5万人;推动“戏曲进乡村”,每年为中西部地区1.3万个乡镇配送7.8万场戏曲演出;推动实施数字图书馆工程和文化共享工程,全国所有地级市图书馆、99%的县级图书馆,都能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

  产业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缪沐阳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诗形容过去十年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

   几组关键数据很有说服力: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363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4989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50%和4.56%。十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4.2万家,A级景区1.4万个,星级饭店8771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与此同时,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产业融合激发消费潜力。5G、大数据、AR/VR、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广泛应用。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发展迅速,《大鱼海棠》《舞上春》等一批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旅游演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蓬勃兴起,全国已建设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1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此外,随着产业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资主体日益多元,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十年来,文化产品进出口连续多年保持顺差,出入境旅游取得大幅跨越。2021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

   过去十年,我国文化遗产资源家底逐步摸清。饶权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备案博物馆6183家;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0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3家;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2项,位列世界第一。

   王晨阳介绍,十年来,我国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并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等,培训传承人超过10万人次。通过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在各地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金瑞国说,十年来,文物保护意识持续深化,“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比如,“唐宋八大家”“万年永宝”“何以中国”等展览成为社会文化热点。《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古韵新声》等电视节目引爆大屏小屏,参观博物馆成为社会新风尚。此外,流失文物追索也取得新成绩,18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

  文化和旅游领域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过去十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格局逐步建立。我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饶权说。

   饶权介绍,目前,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我国驻外旅游办事处总数分别达到45个和20个,每年联动举办“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云·游中国”等活动,成为全方位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我国还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联盟,成员单位达到539家。另外,“欢乐春节”活动连续多年举办,年均在130余个国家举办约2000场活动,成为我国与世界人民共享传统节日的重要桥梁。

   饶权还透露,2021年,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入选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首批最佳旅游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共识。

   (记者 韩业庭)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