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21 10:16来源:青岛日报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是市民身边没有围墙的文化殿堂。1852年9月2日,英国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正式开馆,成为现代图书馆出现的一个标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表示“公共图书馆是各地的信息中心,用户可以随时得到各种知识与信息”。
图书馆是红尘万丈里的桃花源,也是眺望世界的窗口。图书馆所飘散的自由、文艺和智慧氤氲涵养了公共的人文内涵,成为一座城市的文明标签。作为青岛地区最大的知识集散地,这个秋天将迎来百年华诞的青岛市图书馆,将一颗阅读的种子培育为枝繁叶茂的公共文化丛林。“图书馆+”的模式,令青岛市图书馆这个复合型的公共文化空间沉浸式嵌入城市日常生活,是心灵的栖息地,是知识的补给站,是打卡的网红点,更是青岛气象万千的精神符号与文化名片。
不是图书馆的“图书馆+”
更多市民生活场景,更具特色,更有体验感;种类齐全,包装精美,阅读体验感更强;自助式借阅系统,更方便,更智能,更快捷;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利用,体验更加丰富,更加人性化。青岛的“图书馆+”一方面跨界破圈,打破传统图书馆的壁垒,成为借阅书籍等业务与其他实体场馆业务融合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青岛的“图书馆+”跨界但不越界,在融合中始终坚定图书馆的站位,而不是在融合中逐渐消弭图书馆的声音、弱化图书馆的功能,使图书馆成为融合发展的附属。
“图书馆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加快融合转型,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不断发力。图书馆界能做的便是联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实践探索中找到符合本馆实际情况的特色特点,面向更多应用场景提供扎实有效、丰富多元的服务模式,真正做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青岛市图书馆馆长徐月霞表示。
图书馆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凝聚读者的优势,是推动全民阅读的主力军、主阵地,一个公共图书馆就是一所“阅读学校”。随着数字化建设工程的深入,青岛市图书馆的各类数字化资源增长迅猛,已入藏视听文献、缩微制品、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极大地满足了岛城居民的文献信息需求。
“图书馆对于我而言,接近一个精神疗养院。在可见的功能之外,能够躲避风寒,抵御黑暗,传递光亮和温暖。迷失的人,在这里会获得新生。”作家李明是图书馆的坚定拥趸,这里给予他的不仅是文化的补给,还有精神的充盈。
图书馆保存着文化的火种,也涵养着未来的新知。没有一座城市图书馆像“青图”与自己的城市历史有如此密切的关联。走过百年书香芳华的青岛市图书馆前身是1924年建立的“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地处莒县路2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迫闭馆,1945年重新开馆。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青岛市人民图书馆”,迁至广西路14号。1953年,改称“青岛市图书馆”,迁至鱼山路37号,1991年迁至山东路99号。2002年原址扩建改造,发展成为目前总建筑面积近2.6万平方米,主体8层,30个厅、室及活动区域,藏书230万册,日接待读者5000余人次的国家一级图书馆。2023年全年总流通人数191.5万人次,数字资源访问量5230万人次,全年举办文化活动近千场。
书香致远,更多美好。近年来,“图书馆+”成为青岛市图书馆延展全民阅读场域的新赛道。累计为区市图书馆配送图书40余次,流转图书20余万册。推进馆外微阅读空间“青图驿站”建设,将特色化阅读资源送到市民身边。组织建设青图驿站 100个,完成配书3000余册、期刊1000余本,为市民营造不受距离限制的阅读环境。与如是书店合作,建设青岛市图书馆如是音乐分馆,读者在此既可享受所借图书与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的便捷,又可享受形式多样的音乐类阅读推广活动。
图书馆的文化共情力,若一颗馨香的种子,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青岛市图书馆策划开展多元阅读体验活动,提供优质完善的全民阅读新服务。其中,以“品非遗之美,享多彩生活”为主题,依托非遗阅读馆,建起非遗文化和阅读相结合的平台,使非遗项目更加深入地融入市民生活;通过每年百余场公益文化活动,形成“周周有精彩、场场有亮点、处处有书香”的阅读推广氛围。“青岛文化大讲堂”“仲夏阅读季”“青岛城事文化沙龙”等公益文化活动,通过邀请单霁翔、葛剑雄等国家、省、市文化名家加持,打造了一场场惊艳的文化盛宴。
传承之外看回归的活力
原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认为,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始终占据城市图书馆的主导位置。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其他类型的图书馆或更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发展,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具备平等、免费、开放等公益属性的公共图书馆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则产生了更为广泛、深刻的影响。
当前,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传承与弘扬城市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被喻为“城市的知识储备所”“市民的精神粮仓”“城市兴衰与繁荣的晴雨表”“市民精神与城市文化的象征”。
都说“见字如面”,或许来青岛市图书馆内的青岛市古籍保护中心坐坐,随手翻阅几页过往的文献,会是一次厚重而清新的精神洗礼。
盛世修文是久久为功的文化事业。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积极做好收藏文献并发挥其文创价值,使馆藏古籍得以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去年,“刊载万象 期以传承——青岛市图书馆馆藏民国地方期刊展”在济南市图书馆“海右书馆”举办。热爱文史的读者纷至沓来,从这些民国期刊中“寻觅”青岛历史记忆。
这只是市图书馆传承古籍文脉,共享回归活力的剪影之一。青岛市图书馆充分发挥青岛市古籍保护中心职责,系统开展古籍普查与保护工作,完成《2023-2025年青岛市古籍保护研究计划》《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存藏和保护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11项。配合《齐鲁文库》等多项文脉工程建设,开展馆藏古籍数字化、影印工作,以不断提升古籍数字资源服务质量,让“藏在深闺”中的珍贵古籍文献走近大众、服务大众。
此外,青岛市图书馆着重推进馆藏珍贵文献《青岛市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叙录》和《春秋取义测》的二次开发。深入开展馆藏古籍文献发掘工作,定期推出“楮墨芸香”自撰专栏,通过推介馆藏文献,宣传展示地方传统文化。举办“红升东方 星耀中华”——青岛市图书馆解放前珍贵红色报刊”线上展,“刊载万象 期以传承——青岛市图书馆藏民国地方期刊展”赴济南展览,深入发掘红色文献和馆藏特色民国文献。坚持古为今用,开展了画像砖非遗传统体验、“古籍少年行——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古籍有约,经典同行”古籍研学等活动。
虽然古有“纸寿千年”的说法,但每一次翻阅使用,都是一次对古籍的伤害。因此,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意义重大。数字化的普及,既减少了书页的磨损,也使得珍贵文献资源得以被利用。青岛市图书馆开发建设了古籍数字化发布平台供公众使用,从而进一步打响数字阅读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传播能级。
2021年,青岛文化研究院向青岛市图书馆捐赠了《青岛市艺术研究院院藏:柳腔茂腔传统剧目汇编》及其珍贵的剧目手抄本。此次捐赠让青岛市图书馆再增珍贵地方文献馆藏。这份资料通过不同的纸张,不同的笔迹,连同上面流露出的时代痕迹,都体现了不同代际的人们对文化的坚守。在接到这批珍贵的文献后,青岛市图书馆借助纸张脱酸和数字化转换等现代技术,保护和利用好了这批珍贵的传统剧目文献资料。
青岛市图书馆通过类似的地方文献的抢救性征集、数字化存储、信息化利用和多样化服务等方法,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记忆,让更多珍贵的地方文献得到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读者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市民书房与城市客厅
什么是身边的诗和远方呢?很多人想到的是图书馆。迷人的书香令人沉静,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图书馆更是以“迷宫、乐园、港湾、彼岸”的多维度空间,成为文旅打卡热地。图书馆热,让更多人希冀不必亲自前往图书馆,便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化阅读和馆藏的海量资源。
“图书馆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它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积淀。”在青岛资深藏书家高兵看来,图书馆像一座冰山,提供给那些精神饥渴的人取之不尽、沁人心脾的甘泉。数字化的网书馆,无疑会无缝衔接市民书房。
青岛市图书馆依托“云上青图”数字资源服务品牌,以线上服务为主体开展“云”阅读服务,通过“云”赠书、“云”答题、“云”讲座、“云”展览、“云”阅读等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以“数字资源+‘云’服务”的模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采购数据库33个,可访问音视频资源总量203千小时,电子文本120TB,新增电子图书5万册,数字资源访问量5230万人次,线上服务人次180万。这组来自2023年度市图书馆的数字,清晰而笃定地让公众看到数字化阅读革命的未来可期。
“云上青图”数字阅读资源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也让全民阅读有了更丰盈而广阔的受众。其中为青岛地铁1200余名员工办理数字资源访问证,丰富地铁员工的业余生活。
“以图书馆为代表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融合,将增强公共文化场所旅游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主客共享,推动更多的旅游场所、景区走向开放型,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新表示。
图书馆走向何方,是一座城市文脉向前的重要走向。根据规划,青岛市图书馆将建设新馆。按照“一处总馆、多处分馆”的原则,在保留延吉路老馆的基础上,再增建新馆,让阅读的书香氤氲城市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