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第一个非遗春节即将到来 青岛非遗传承人传递新春祝愿

时间:2025-01-06 09:34来源:青岛早报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春节,这个意义非凡的传统节日凝聚起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纽带和情感寄托。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承载着深厚文化意义的传统非遗项目。春节临近,青岛的非遗传承人又到了最忙碌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看看他们如何通过非遗技艺,传递对新年的期待。

  崂山剪纸非遗传承人 苏霞

  巧剪灵蛇贺新春

  剪刀飞舞,红纸旋转,苏霞眼神专注,手指灵巧,不一会儿,一张圆形的蛇年生肖剪纸日历就在她的手中诞生了,图案的圆形轮廓象征着团圆美满,蛇身上的花纹寓意花开富贵,生动的图案令人赞叹不已。

  中国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众多的剪纸流派中,崂山剪纸独具韵味。崂山剪纸自清代传承至今已走过170余年,2007年被列为崂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60岁的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西山社区居民苏霞,是崂山剪纸第四代传承人。青岛早报记者采访苏霞时,她正忙着创作最新的新春作品,包括蛇年剪纸挂历、生肖文创、崂山传统民间故事《千年灵蛇守仙茶》等。

  今年元旦后,苏霞结束了在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所学校开设的剪纸课程,每天有了充足的时间专注在热爱的剪纸事业上。“去年在多所中小学、大学开设了课程,往往是从早上7点到中午剪纸,吃完午饭后赶去上课,下午5点到晚上9点半又是剪纸时间。最近这几天结束课程后,我几乎是全天泡在工作室了。”苏霞告诉记者,创造一幅好作品需要时间,容不得半点马虎。

  “要什么有什么,剪什么像什么。”几十年前,当苏霞从母亲手里接过剪刀时,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她不仅遗传了母亲的艺术天赋,也有着和母亲一样的恒心和耐心。几十年的沉淀与深耕,让她能得心应手地展现任何题材与内容,苏霞用一把剪刀剪出大千世界,展示着崂山剪纸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她的作品关乎乡情,关乎城市发展,关乎家国大爱:《山海小城王哥庄,千家万户馒头香》尽显原汁原味的崂山特色;19.49米剪纸长卷《砥砺前行七十载,日新月异大崂山》展现祖国开放包容的气度;《青岛印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家乡风光,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作品向世界传播青岛的美;近期刚完成的《海纳百川 绘制崂山》则展现了张村河新貌等,歌颂崂山城市发展;而目前正在创作的《千年灵蛇守仙茶》则属于她原创的崂山传统民间故事系列……苏霞说,“我喜欢从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中挖掘元素,让传统非遗剪纸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鲜活的生命力。”

  崂山面塑非遗传承人 荆长艳

  花样饽饽蒸出来

  进了腊月门,崂山面塑非遗传承人荆长艳就开始忙碌起来,当记者来到位于王哥庄街道的久香园铁锅大馒头工坊时,她正忙着制作各式各样的花饽饽、大馒头等面食产品。

  “快过年了,大家都希望餐桌上的年夜饭更喜庆漂亮一点,所以近期花饽饽类产品卖得比较好一些。”荆长艳一边忙着给花饽饽贴花装饰,一边对记者说,“春节期间我们的销量比平时多了几倍,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不停地下订单、筹备发货,一天能卖四五千个花饽饽。”

  “我们会根据每年的生肖主题来创新花样,今年是蛇年,我们会做一些与蛇相关的图案。”荆长艳说,“产品颜色也会更艳丽些,看起来更喜庆。”

  年底是花饽饽销售旺季,很多顾客会找荆长艳定制产品,也有人买了送给亲朋好友。荆长艳说,“传统类的花饽饽仍然最受欢迎,但年轻顾客更注重时尚,偏爱新花样。因此,我们在制作时也会考虑到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让产品更加多样化。”

  荆长艳从2007年开始经营久香园铁锅大馒头工坊,至今已有近20年,她不断学习一些现代技术,让大馒头的花样不断更新迭代。“有时候我在视频上看到别人做的漂亮馒头,便会尝试着去做。为了学习更多的馒头制作技巧,我还经常外出参加培训和比赛。”荆长艳说。

  崂山面塑跟其他地方的面塑有什么不同?

  “铁锅和木材是王哥庄大馒头传统制作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制作时使用的必须是崂山山泉水。”荆长艳提到,现在的面食制作虽然有了模具和机器的辅助,但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手工技艺,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正是王哥庄大馒头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作为非遗传承人,荆长艳对崂山面塑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认为,崂山面塑之所以能够成为非遗,与北方的面食文化分不开。从老一辈人记事起,过年过节能吃顿白面馒头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手巧的老人更是被请去为村里的重要节日制作多彩多样的面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青岛市花灯非遗传承人 孙志芳

  一盏花灯传匠心

  花灯一点,年味满满。今年75岁的孙志芳是青岛市花灯非遗传承人。

  说起自己制作花灯的缘由,孙志芳说,3岁的时候父亲给他做了小白兔、小金鱼的花灯,那是他第一次接触花灯,从此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明亮的“种子”。“那时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照明,我拿着父亲给我做的小花灯走街串巷,看到别的孩子羡慕不已,我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27岁时,孙志芳亲手制作了第一盏花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一直坚持到现在。

  “性子急躁的人是做不了花灯的。退休后,我一天中能坐七八个小时,专门研究和制作花灯。在制作花灯的关键时刻,哪怕是家人和我说句话都不行,要不然很可能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孙志芳说,为了制作花灯,自己经常忘记吃饭,有时睡到半夜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会立刻穿衣爬起来,继续制作。

  “花灯制作的工序很繁琐。”孙志芳说,他最引以为傲的一盏花灯是以皇家六角飞檐建筑为灵感创作的,首先按照古建筑的形式勾勒草图,然后等比例画出实际设计图稿。制作时,先用铁丝焊接出花灯的整体框架,再用打底布进行包裹,避免后期铁丝生锈把绸布弄脏。做完这些工序后,用绢沿着框架把花灯蒙起来,然后在绢上画画进行装饰,在绢上作画是一门“内外兼修”的手艺活。随后还要使用竹子等材料支撑六角,并粘上手工剪纸。到了这一步,花灯的雏形才算是做好了。接下来需要添加各种装饰物,如缝排须、镶边、雕龙刻凤、剪祥云、挂穗头……为了让画功更加进步,孙志芳特意系统地学习了绘画。

  多年来,孙志芳陆续制作了20多对花灯,并参加了市北区举办的首届花灯制作比赛。他还受邀参加了中国第七届工艺美术展、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手工制作花灯技艺,多年来,孙志芳积极参加各种花灯节和非遗展览,并受邀到岛城的小学里普及花灯知识,教少年儿童制作花灯。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于倢 杨博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