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最新文章
  • 网络化城市化:民间文艺的新机遇

    民间文艺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反映了农耕社会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在传统农耕社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保持着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近代以来,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涌入...

  • “花式”解码经典戏曲

    昆曲演员在《四时花开》中扮演杜丽娘。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既要传承更要传播。百年来,中国戏曲走出舞台,积极借助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融媒、动漫游戏...

  • 走进剧场成为年轻人文化生活新潮流

    4天6场,7天10场,18天25场 这个暑假,拖着行李去看戏成为文化消费市场上一道亮丽风景。用特种兵式的观剧路线,在短时间内观看多部或多次观看一部戏剧,既是年轻人观剧的新方式,...

  • 换个角度游故宫 看“零废弃”中的“花鸟卷”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换个角度游故宫 看零废弃中的花鸟卷 中新社记者 应妮 位于故宫箭亭广场东侧的一处独特园林景致,常常吸引谙熟的游客来打卡:整块石头砌成的水槽里水波...

  • 台上看剧,街边遇戏: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9月启幕

    中新网苏州8月27日电 (记者 钟升)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新闻发布会27日在江苏昆山召开。本届百戏盛典将于9月5日至23日在昆山举行,包含全国戏曲演员会演(净行、丑行)、天下第一团...

  • 东莞文艺精品在京上演 名家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言献策

    中新网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东莞文化强市文艺建设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知名音乐专家、制作人、文艺评论家齐聚一堂,围绕东莞文艺精品创作和城市艺术品牌建设展开深入探讨,...

  • 给生僻字标注拼音 让文物的说明更贴心

    碛、羟、釐、拏,这些都念啥?罍、觚、盨、斝,都是干什么的?博物馆热席卷京城,但在参观过程中,一些展品说明牌中的生僻字没有标注拼音,让观众傻了眼;一些展品说明太过简...

  • “科技+”成为景区特色放大镜 山东各地作出探索

    原标题:如何让景区特色与科技充分结合?山东各地景区作出探索 智慧文旅发展正盛,如何让景区特色与科技充分结合 科技+成为景区特色放大镜 在画板上随意画出一只想象中的海洋...

  • 钢笔勾勒《你好,青岛》 钢笔画九人联展在洛川家美术馆展出

    《你好,青岛》钢笔画九人联展正在洛川家美术馆展出。钢笔画虽然画种小,但影响大,已成流派,而岛城钢笔画的普及和整体水平在全国乃上乘水平。 本次展览展出王炜、于庆胜、王...

  • 百姓定格百姓生活 青岛市摄影大赛作品展开展

    影像见证历史、记录时代。老百姓镜头里的百姓生活变迁又是怎样精彩的影像?由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青岛市摄影家协会承办的青岛市摄影大赛暨第九届百姓摄影节摄影作品...

广告位/300PX-25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