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最新文章
  • 故老思飞将 古居“复活”韵味长

    新华社兰州6月11日电 题:故老思飞将 古居复活韵味长 新华社记者王紫轩、文静、赵伟宏 不破坏原貌修旧如旧,古居才能韵味长留。清丽古朴的飞将军李广故居一角,年过七旬的赵昌荣...

  • 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西安展出

    6月11日,观众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观看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流风遗躅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展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

  •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6月10日,市民在成都地铁9号线孵化园站厅地铁遇见普拉多博物馆现场参观。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近日,地铁遇见普拉多博物馆展览在成都地铁9号线孵化园站厅内展出,西班牙普拉多...

  • 地铁遇见博物馆

    6月10日,市民在成都地铁9号线孵化园站厅地铁遇见普拉多博物馆现场参观。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近日,地铁遇见普拉多博物馆展览在成都地铁9号线孵化园站厅内展出,西班牙普拉多...

  • 重庆小伙辜国强: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

    6月9日,辜国强在检查花丝镶嵌作品凤引九雏。 花丝镶嵌工艺又称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金、银等为原料,采用...

  • 炎炎夏日 感受“非遗”里的清凉

    凉茶、扇子、香云纱芒种已过,仲夏来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感受非遗里的夏日,为你带来无限清凉。赛马会、赛龙舟,除了生活用品,这些传统体育也为你点亮夏日精彩。就像沙...

  • 讲好人民共享的文保故事

    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讲好当代文物保护故事能有效唤起文化记忆与精神力量,同时促进全球范围内人类文明的互鉴共进。近年来,我国在活化文化遗产、推动人民共...

  • 传承创新 感受非遗之美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6月11日是我国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来,我国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非遗活化利用...

  • 三星堆又有新发现!6座坑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

    原标题: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新发现公布 6座坑共计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 今天(13日)上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三星堆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

  • 真人爱豆“倒”下去 虚拟偶像“站”起来?

    原标题:真人爱豆倒下去,虚拟偶像站起来? 目前,虚拟偶像主要以虚拟主播、明星虚拟分身、品牌代言人等形式出现。比如虚拟偶像可在社交平台上传视频,与用户直播互动,并且拥...

广告位/300PX-25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