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档案”专区落户良友书坊

文化产业导刊2025-02-20 09:52

  钩沉城市历史,查阅“青岛档案”,再添一个好去处。日前,青岛市档案馆在良友书坊辟建“青岛档案图书阅览”专区,捐赠相关档案编研成果,供读者免费阅读,让更多市民和游客深入了解青岛历史,感受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怀。青岛市档案馆推出的新作《青岛里院:一种城市基因的发现》也同时上架,在该书的首发式上,与会嘉宾以“激活与催化——‘档案里的青岛里院’”为题展开交流,探讨青岛里院文化研究之于城市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里院之于青岛而言,有着独特的建筑风貌,以及人文底蕴,如何从历史档案中将其打捞、整理,并对里院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新年伊始,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岛里院:一种城市基因的发现》就为青岛里院文化研究再添新章。青岛市档案馆编研处处长、《青岛里院》主编周兆利介绍说,市档案馆有接近4万件涉及里院的档案,但没有单独的里院档案,都夹杂在各类档案里面,“并且档案中的‘里院’并不叫里院,只能通过‘杂院’‘大杂院’‘平民院’等关键词检索进行梳理,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摸底普查和整理,才有这本《青岛里院》的出版,这是我们档案梳理、研究的一个初步性的成果。”该书作者聂惠哲则表示,这本书是在看了上万件档案的基础上写出来的,“因为没有单独的里院档案,日常的爬梳过程非常繁杂,常常是在一些貌似无关的档案资料里发现有某个人住在某个里院,甚至是诉讼档案中发现相关线索。由于手写资料的笔误、人名用字不规范、名与字混用等原因,勘误与求证也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青岛里院》的编研出版体现了市档案馆的开放意识。青岛市档案馆副馆长乔军表示,近年来老档案开放力度逐步扩大后,一些沉睡多年的老档案得到了“重现天日”的机会。与此同时,档案馆人翻阅档案进行研发,使广大市民得以了解更多过去的历史、与生活特别贴近的历史,包括大家喜闻乐见的一些事情,“让普通市民也能接触到档案馆的一些珍藏史料,也让我们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更加有温度、感知更多一些。”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良友书坊供图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