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文旅“圈粉”无数

文化产业导刊2025-09-22 12:47

  本报记者  宾  阳  郭凯倩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在广西南宁开幕。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的最新成果,成为区域经贸与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主题,是本届东博会最大的亮点。南宁主展区首次创设了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AI(人工智能)+AR(虚拟现实)眼镜”、大数据模型、智能机器人等约1200项国内外前沿AI产品纷纷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专馆的智慧文旅相关元素凭借独特的体验感“圈粉”无数。
 
  体验多元化
 
  “没想到‘身临其境’可以如此逼真,太棒了。”在崇左市主题馆,杭州灵伴科技带来的一款AR眼镜成为焦点,吸引大批观众驻足体验。这款聚焦人机交互技术的AR眼镜,能让体验者瞬间置身崇左的诗意山水间:戴上眼镜,即刻就能近距离观赏花山岩壁上的千年岩画,跨越时空跟随骆越先民重返古老的祭祀现场;转眼又来到胡志明展馆,触摸馆内的一桌一椅,感受中越两国“同志加兄弟”的革命友谊……
 
  “这款眼镜的功能不止于此。”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崇左体验区负责人吕冠群介绍,该产品已在大唐不夜城、清明上河园等数十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应用,“预计未来2个月内,它将全面进驻崇左市的各大景区,为游客打造更多元、鲜活的游览体验,让传统山水旅游焕发现代科技魅力。”
 
  科技深赋能
 
  除了体验的多样化,大模型也闪亮登场。新绎控股旗下的嗯噢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哇途文旅专业大模型,包含三大核心产品:懂游客所需的智能旅行伙伴“旅小哇”、助力商家经营的全链路智能体协同引擎“经营哇”,以及专为民宿行业打造的民宿智能体。三大产品功能覆盖智能导游、个性化行程规划、7×24小时智能客服、商家资源调度、智能分销等文旅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更能通过“旅小哇”牵引需求、“经营哇”升级供给的双向联动模式,实现“需供同智”。
 
  AI不仅广泛应用于旅游场景,在赋能文创设计、推动非遗创新转化方面同样成果显著。在“广西礼物”展区,壮锦纹样的领带、桂花主题衍生产品、刘三姐IP水桶包等数十种融入广西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这些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是广西旅发集团与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深度合作的成果——邀请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师,借助AI赋能产品设计,让传统非遗“活”在现代生活中。
 
  “运用AI赋能产品设计,我们在100天内设计了上百款产品,其中,既有从0到1的全新设计,也有对原有产品的迭代升级。”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国内合作部部长张荆说,AI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设计效率和产品质感,更打破了传统设计的门槛,“过去,专业设计对于非遗传承人而言存在一定门槛,但是如今借助AI工具,许多非遗传承人能直接参与产品设计,快速生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从东博会出发
 
  作为中国与东盟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东博会吸引了众多东盟国家参与。从香米、榴莲、猫屎咖啡等特色农产品、食品,到充满异域风情的传统歌舞表演,再到秀美的东南亚山水风光推介,东盟元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马来西亚展馆中,“榴莲大哥”品牌带来的20多款榴莲产品成为“爆款”,冷冻榴莲果肉、榴莲雪糕、榴莲咖啡等品类丰富的产品让人难以取舍。“这是‘榴莲大哥’第二次来到东博会。”榴莲大哥有限公司中国广西代表岑人宁介绍,该品牌旗下的猫山王榴莲冰淇淋首次参展便获评东博会金奖展品,借助东博会这一平台,该品牌成功打开中国市场,并在南宁等地开设了品牌旗舰店。今年他们继续带来优质美味的榴莲产品,让马来西亚特有的榴莲风味从东博会出发,走进更多中国消费者的生活。
 
  除了传统常见的特色产品,今年东盟国家的展品还呈现出“从传统产业向高精尖升级”的新趋势。在印度尼西亚馆,一款现磨咖啡机器人成为展馆“网红”。从咖啡豆的精细研磨、精准萃取,到最终完成咖啡冲泡,全程由机械臂自动化操作,短短几分钟,一杯香气四溢的现磨咖啡便新鲜出炉。科技与传统饮品的碰撞,为观众的日常生活注入了科技色彩,也展现了东盟国家产业升级的新活力。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