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导刊2025-11-12 09:33
早报11月11日讯 11月9日晚,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邂逅美宿”内,“山海茶叙·宿说沙子口”民宿发展交流会热闹开启。作为沙子口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此次活动将“课堂”设在民宿现场,邀请文旅、电商运营等领域的4位专家,以“互动答疑”形式为8位商户代表支招,围绕“文旅+民宿”创新融合破题,为崂山区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
不同于传统培训的单向输出,交流会全程瞄准商户经营痛点。考虑到民宿白天需接待游客,街道将活动时间定在夜晚;为让指导更贴近实际,会场直接设在民宿内,专家结合现场场景拆解问题,帮助商户更快理解吸收实用技巧。4位专家的分享逻辑清晰:从营销推广实操方法,到服务本质认知梳理,再到产业升级长远规划,层层递进覆盖民宿经营核心需求。
交流会上,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原党委书记、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副会长吉小青率先发言,直指部分民宿经营者的认知误区。“现在不少人做民宿,总想靠文化、情怀吸引顾客,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他表示,文化与情怀能赋予民宿生命力,但“宿”的本质才是根基——必须先保障顾客“洗个好澡、睡个好觉”的基础体验,让身体舒适了,顾客才能静下心感受民宿的文化温度,这样才能积累长久口碑,自然带动客流增长。
随后,全球领先智能民宿PMS系统订单来了商家运营部负责人杨帆聚焦商户普遍头疼的“线上推广难”问题,没有空谈理论,而是现场打开手机,展示用免费 AI工具制作的民宿短视频:“大家看,不用复杂剪辑,结合自家民宿的山海景观、特色房型,几分钟就能做出这样的宣传内容。”她同时给出具体建议:编辑“小而精”的推广文时,要突出民宿独特标签,比如“宠物友好”“庭院亲子民宿”;制作包含地址、房型、预订方式的二维码,贴在前台或房间内,方便顾客随时查询;更要注重线上服务细节,及时回复咨询、认真对待每一条评价,这些都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当交流话题从单店经营转向区域产业发展时,乡村民宿国家标准起草人、莫干山民宿协会执行会长刘杰提出前瞻性建议。他表示:“沙子口街道聚集了400多家民宿,这是难得的产业集群优势,但也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在他看来,破解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专业赋能——可考虑设立民宿管家培训学校,通过系统培训辐射整片区域,从主题设计、服务标准到销售策略,帮助经营者找到差异化定位,推动单个民宿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区域民宿的“抱团发展”。
专家们的分享让现场商户频频点头,邂逅美宿负责人单冰认真做着笔记。“以前想做线上推广,总觉得找不到门道,今天专家讲的都是能直接落地的技巧。”她难掩兴奋地说,交流会解决了自己不少经营困惑,接下来会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运营中,让民宿服务更扎实。
沙子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山海茶叙”为载体,整合更多专家资源,围绕“文旅+民宿”深度融合,帮助区域内400多家民宿找准文化衔接点与经营定位,讲好崂山民宿故事。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姜丹宁 通讯员 胡启光 刘姿辰)
文化动态 2025-11-12
文化动态 2025-11-12
文化动态 2025-11-12
文化动态 2025-11-12
文化动态 2025-11-12
文化动态 2025-11-12
文化动态 2025-11-12
文化动态 2025-11-12
文化动态 2025-11-12
文化动态 20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