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遗打开春节的银发族

文化产业导刊2025-01-21 10:01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家家户户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喜悦的氛围中,你有没有为自己购置好新衣,为家里装扮上新年氛围十足的非遗手工摆件,或者到年货大集上边吃边逛感受浓浓年味?近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不论是非遗文创品还是家常日用品,不论是做吃的还是穿的,一家老少齐动员,都在“忙年”销售时搭上了网络快车。一针一线绣出的齐绣作品照片在小红书一亮相,即抢购一空;刚刚从生产线上新鲜出炉的布料或成衣通过直播间飞往全国各地……线上线下“乐忙年”,全家上阵总动员。

  “布料奶奶”王彩平

  焕然“衣”新 直播忙年

  “欢迎来到直播间,今天带大家来看看最近销售火爆的香云纱,别看这种布料的颜色不亮,但做出来的衣服不管什么款式、花型穿上都特别有韵味、气质……”下午1点,67岁的王彩平准时打开直播,尽管近两个月一直在忙碌中度过,但她也很少午休,坚持每天一点至两点进行直播,她说:“直播时既展示了我们高品质的布料,给大家保暖、舒适又时尚的选择,又能竭尽所能回答大家关于面料各方面的问题,给大家一点帮助,就像聊天拉家常一样,比自己休息可开心多了。”

  网友们亲切地称王彩平“布料奶奶”,今年67岁的她在布料行业已经干了30多年,最初在早市上卖布料,如今和儿子、儿媳经营的布料实体店面积达240平方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走进王彩平的布料商场,各式各样的布料琳琅满目,其中最显眼的是近年流行的宋锦、香云纱等真丝面料,以及主打保暖柔软的纯羊绒,不时有顾客走进商场挑选这些面料为春节或来年春天定制新衣。“目前的工作已经到了尾声,很多顾客前期选好的面料或成衣都已经收到了,美美地穿上国风装过个中国年!”王彩平笑道。

  王彩平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并没有网上直播的想法,正是儿媳妇的多次鼓励,让她有勇气尝试着迈出了这精彩的一步,也让老年生活更丰富多彩。“看着儿子、儿媳既要照顾商场销售,又要打理网店客户,实在是太忙了,所以才想着发挥余热帮帮他们。”王彩平高兴地说道,“虽然咱的形象和语言表达一般,但挑选布料是专业的,再加上对顾客总是真诚以待,现在也是一个很受信任的主播了,所以更要做好。”经常有网友点赞和留言,评价“奶奶播的好,实在!”

  从去年11月直播开始,正赶上春节前最忙碌的一段时间,王彩平既用镜头展示着各式各样的布料,还跟广大网友分享着布料知识和裁剪制衣的心得。她精心挑选质量上乘、款式新颖的布料,用心为每一位顾客推荐最适合的选择。“二三十岁的年轻姑娘,点名就要宋锦,红色、黄色等亮色的最好卖。纯真丝的宋锦价格太贵,如果超出承受能力,现在也有物美价廉的‘银丝宋锦’,不论做马甲、小棉袄还是国风长裙,过年穿上都好看。”王彩平介绍,中年人则偏爱有着浓浓传统文化韵味的香云纱,虽然颜色看上去很暗,几乎没有亮色系,但很多人只要穿上一回就会爱上。对于老年人来说,来挑选喜欢的面料后量身定做服饰,也是一种潮流,“不少子女带着父母来做羊绒絮片棉衣,作为新年有意义的礼物。”

  齐绣艺术家 黄凤

  盘金绣传承美 引网友忙下单

  “最近订单太多了,我和学员们一直在忙着赶制,72岁的母亲每天也来帮忙做一些缝制类的辅助步骤,看到一件件绣品完美地呈现出来,大家一起忙并快乐着!”走进青岛手工艺博物馆内的“齐绣红坊”,青岛市手工艺大师、齐绣艺术家黄凤被学员们围绕着,大家埋头仔细地以针代笔、以线为色,将一条条蚕丝线绘制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穿针引线间,惟妙惟肖的作品跃然布面上。“看,这是用盘金绣法绣制的‘福’字,里面能看到明显的蛇形纹样,这是我为蛇年春节专门原创的作品之一,也是现在最受市场欢迎的一款。”黄凤向记者展示,红底金线的“福”字款式各不相同,但盘金绣针法细腻活泼,精致典雅,又有着富丽耀眼的美感与气势。

  发现美只要一瞬间,但制造美却要花费很长时间。黄凤介绍,她从去年12月就开始忙了,因为即使每天绣制,要做出这样一款精致的盘金绣福字也要耗时10天时间。“我们选用最好的进口金线,这样看起来格外有光泽感,以红色真丝做底料,色彩搭配和谐。绣好后就立即用如意的框架装裱起来,表达吉祥如意的祝福,再赶紧发货,让大家能尽早地感受美、分享美。”要论起自己对齐绣的喜爱,黄凤表示是受了姥姥和妈妈的影响,“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我小的时候,妈妈经常跟我讲她小时候做针线活的事,我从小就经常跟着她们学做手工,四五岁就能在小手绢上歪歪扭扭地绣出一朵牡丹花。”后来,黄凤在母亲的鼓励下,开始跟着专业师傅从青岛到苏州等地系统学习刺绣,遍访刺绣博物馆和各类大师展,不断创新技法,从苏绣到鲁绣再到齐绣,终于摸索出了独特的刺绣风格。

  “我们工作坊里的‘绣娘’们,不仅有爱美的女士,有退休的老年人,还有孩童、大学生,大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集思广益发挥想象力,碰撞出许多时尚创新的想法。”黄凤告诉记者,大家研制的挂饰、胸针、项链等小配饰,以宋锦为材料,以如意纹为绣样,将传统与创意相结合,每次一发到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就会被抢购一空。

  “学习齐绣有20个年头了,近几年我开始关注到网络传播的优势,所以经常拍些视频发到平台上,很多网友表示,即使不购买只是看看,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深深的疗愈意味。还有很多老客户总是第一时间看到我发的新品后就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下单,让我很受感动。”对黄凤来说,时间从来就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把产品做好,赢得客户信任,才能长久地做下去。新的一年,她希望继续把这门精湛手艺传承和发扬,让齐绣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市级非遗熏画传承人 艾松林

  传授熏画制作方法

  乘着浓浓的春节气氛,多姿多彩的民间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化体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在李沧区,有一种兼具剪纸和版画艺术效果的非遗工艺——熏画。市级非遗熏画传承人艾松林最近也片刻不得闲,在倾力进行熏画传承保护和创新的同时,为了让市民、青少年在春节期间充分体验这一非遗艺术活动,他的时间总是排得满满的,为预约前来的朋友们开展熏画制作技艺学习、观赏非遗熏画联展,手把手向孩子们传授“熏画底样——剪纸团花”的制作方法,并邀请大家共同制作《金蛇献瑞》等熏画作品。

  旧时,人们用灯烟将剪纸、刺绣等花样原样“复印”到纸张上,以此保存花样,这便是熏画的前身。这项以烟火拓形的古老“复印术”,因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兼具了剪纸与版画的艺术效果,闪烁着劳动人民生活智慧的光芒。构图、剪样、围边、贴样、熏烤、晾干、揭样……一项项复杂的步骤,在艾松林细致耐心的教授和制作中,体现着传统民间技艺的宝贵匠心。

  从历史悠久的剪纸、刺绣、熏画,再到哪怕只是一件手工缝制的新棉衣,都让人的思绪瞬间回到过去,穿越奔腾的历史长河,感受不断传承、丰富、繁荣的传统文化之美。

  技艺与智慧相结合,妙手丹心方出彩。历史上,传统手工艺存在于生产劳动、衣食住行、礼节礼仪、节日风俗的方方面面,是劳动者的智慧创造,也是民族的艺术源泉。它们不只是历史文化的遗产,今天仍然具有蓬勃的文化生命力,无数手艺人在忙年中既追寻传统文化的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让非遗更好地融入了现代生活,并通过网络力量迎来更多青春力量,表达着对乙巳蛇年的期盼。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受访者供图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