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世遗”项目增加 保护责任也要加码

时间:2021-07-27 15:25来源:光明日报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网言】

  7月25日,在福州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拥有最为成熟的农耕文明,而对于海洋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般认识和重视相对不足。

  作为10至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作为宋元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泉州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此次泉州申遗项目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完整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贸易体系与多元社会结构,多维度支撑了“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一价值主题。申遗成功后,泉州作为中国海洋文明重要代表性城市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欣喜之余,更当切实履行保护责任。之前,“三江并流”、丽江古城等多个世遗项目因管理不善或乱开发,被联合国遗产委员会亮“黄牌”警告,对其他世遗项目也是严峻的警示。申遗旨在唤醒全社会对珍贵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视,世遗保护和景区门票涨价没有必然关联。

  有人认为,申遗过程要耗费大量财力、物力,申遗成功后,管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景区调高票价,能够多少收回相关支出,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遗产。其实,无论申遗是否成功,都必须做好景区管理,以申遗成功为理由涨价,则有意无意地扭曲了景区收费与世遗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能将申遗成功作为景区的“摇钱树”,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中国的世界遗产越多,保护的压力就越大,保护责任也更重。世遗项目增多,不应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应是景区保护和开发理念上的质变。

  (原载于《北京青年报》 作者:胡建兵 摘编:项锋、杨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