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2 11:23来源:光明日报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文学精品必然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而且具有长远性。图为读者在书店里挑选文学书籍。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摄
编者按:
在当下,好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写出来的,也是出版社推出来的。文学出版是文学生产、传播和评价的重要环节,出版机构是培育文学人才、输送文学作品的重要阵地,出版人是文学作品从作者走向读者的重要推手。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文学出版的价值、彰显出版人的情怀和担当,从今日起,我们开设《出版人视野中的当代文学格局》栏目,邀请出版人围绕当代文学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与新时代文学深度互动、携手并进,推动新时代文学精品不断涌现,成为当前文学出版的紧迫任务。构建以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精品生产为主体,与多样化题材精品生产相互促进,与数字时代多介质传播深度融合的文学出版新格局,对于激发文学出版新活力,促进新时代文学精品生产和供给,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出版推动文学记录新时代、描绘新征程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出版导向。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文学出版究竟“坚持什么”“为什么人”的问题。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各种利益诱惑,面对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文学出版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就失去了生命力。通过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坚定不移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学出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能进一步树牢导向意识,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表现人民的生活,传播人民的声音,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将更好发挥文学出版的功能,推出更多的好作品。在新时代,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鼓励和引导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不断为人民奉献新时代文学精品,是文学出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文学出版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充分发挥,更为有力地鼓励作家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推动文学记录新时代、描绘新征程,向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以文学力量激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昂扬斗志与坚定意志。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着力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文学出版需要积极回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通过选题策划、精品生产、多介质传播的科学组合和优化配置,对文学出版的导向、品质、数据、服务等关键要素进行体系化重构,推动文学出版与网络视听、游戏、电影、电视、戏剧等各种现代传播形态的深度融合与联通发展,进一步拓展文学出版价值链条,形成围绕IP运营的完整产业体系,实现出版效益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重出版品质和价值引领,杜绝无效产出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准确把握重点、关键、支撑、目标等工作着力点,才能做到整体谋划、全面推动、取得实效。
在选题策划上,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要突出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的主体地位。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创造了无数波澜壮阔的伟大奇迹,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广大读者迫切希望能够读到更多深刻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的优秀文学作品。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强调聚焦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文学出版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通过优化选题结构、规划选题重点,突出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在选题计划中的占比和分量。同时,倡导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与多样化题材精品生产相互促进,目的在于以选题内容的丰富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长期以来,文学出版一直存在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作品大行其道,脱离现实、无病呻吟的作品比比皆是,反之,称得上“高峰”的精品却如凤毛麟角。如何提升文学出版的品质,如何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成为长期困扰出版界的一个难题。为人民奉献有正能量、有感染力,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学精品,对文学出版来说至关重要。这就意味着对那些可出可不出的作品坚决不出,杜绝无效产出;对那些只有市场效益而内容有害的作品坚决不出,决不能在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而对那些基础好的作品,则要本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与作者一道,精心打磨,久久为功,将“璞玉浑金”铸造成为文学精品。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的支撑点,是实现全媒体条件下的文学创作与多介质传播的深度融合。文学出版基于媒介技术的支持,推动出版流程重塑再造、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转型升级,不同媒介通过内容、渠道、平台、终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文学精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被制作成有声书、电子书,可以促成文学IP运营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针对读者多样化文化需求,依托新技术、新媒介和新商业模式,为作家与公众搭建起思想与艺术互通的平台,聚合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最大程度地发掘文学作品的内容资源优势,传播知识、引领精神、启迪审美。
文学出版属于大众出版,其商业属性相对来说表现得更明显一些。但是,如果一味重市场需求、轻价值引领,重故事情节、轻文化底蕴,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则会导致文学的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最终将失去读者和市场。文学出版要倡导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把效益提升作为目标,则意味着文学出版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学精品必然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而且具有长远性。同时,这些作品的多介质传播所衍生出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将进一步促成效益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实践意义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由中国作协主办、作家出版社承办。“创作计划”作为一项重大出版工程,从导向引领、选题规划到市场开发等,精心设计,突出重点,路径清晰,目标明确,对于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创作计划”鼓励、支持、引导广大文学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从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创作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和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之作,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的伟大变革和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以文学力量“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用跟得上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开拓文艺新境界”。
“创作计划”聚焦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入选作品应当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能够多角度展现“山乡巨变”这一主题,从历史和未来两个维度上体现“山乡巨变”的深远意义,体现人民性的价值导向,通过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艺术地再现新时代农民有情有义的新生活,彰显新时代精神特质和理想追求。
为提升作品的品质,“创作计划”将充分调动、整合中国作协系统和全国文学界的资源力量,广泛联系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稿工作。出版社将组织多种形式的改稿会,或选派知名作家、评论家、资深编辑与作者形成一对一组合,有针对性地指导作者有效提升作品品质。
“创作计划”倡导“山乡人”写“山乡巨变”,注重发掘那些身在山乡基层、饱含创作激情的写作力量,期待推出一批有朝气、有潜质、有阅历、有泥土气息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作家,并且还向网络作家敞开怀抱,鼓励、支持、引导他们成为新时代文学精品创作的有生力量。
我们将推动“创作计划”成果实现向影视、戏剧、网络音视频等文艺形态和传播介质的IP转化,不断强化文学作品知识产权的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开发利用。通过加强文学与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的交融交汇,推动“创作计划”成果充分释放文学潜能和价值,持续提升文学传播的影响力和到达率。
通过国家对外翻译项目及版权代理机构,大力推动“创作计划”成果“走出去”,不仅实现图书出口,更要达成版权贸易,利用国外出版机构推出外语版本,用本土语言向当地读者传播中国“山乡巨变”的感人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围绕与“创作计划”有关的作者、作品和涉及的故事原型等,我们将不间断推出融媒体创意产品,分时段、跨平台、多圈层、分众化推送,持续为“创作计划”成果市场影响加热升温;通过线上线下组合营销手段,充分挖掘“创作计划”成果的价值,形成多介质产品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实现对市场覆盖的最大化。
我们相信,“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将为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注入新动力、创造新活力,推动新时代文学精品不断涌出,并广为传播。(作者:路英勇,系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一篇:公共文化服务更贴心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