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探寻中华文明之源 砥砺民族精神之魂

时间:2022-06-01 10:58来源:人民网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习近平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能向总书记汇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此次学习现场作讲解的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在接受人民网独家专访时表示,近年来,总书记对于考古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让考古工作者有了更充足的自信和底气,“我们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考古能力和学科建设,坚定文化自信。”

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为世界考古提出中国方案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结果表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只是个传说,而是真实可信的历史。”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表示,这对于中华民族以及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长期以来,国际学界流行将冶金术、文字的使用和城市的出现作为文明诞生的三要素。”王巍表示,按照这一说法,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要推迟到商代晚期使用甲骨文的时期,距今只有3300年,“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这套标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有破才有立,“结合探源工程获得的中国经验,我们冲破了‘文明三要素’的桎梏,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王巍指出,我们提出的标准可以在考古遗存中得以辩识:也就是以王为中心都城、王居住的宫殿或祭神的大型神庙、规模巨大随葬品丰富的王陵、表明尊贵身份的礼器、反映战争存在的武器和壕沟城墙等防御设施。这些不仅在中国的良渚、陶寺、石峁等都邑性遗址看到,也可以在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中有所表现。可见,我们提出的判断标准是具有普遍性的。

“这一套新的标准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而是历史的事实。”王巍表示。

不同学科各显其能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习近平指出,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

常年奔波于考古一线的王巍对此深有感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秉持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通过多学科的研究,利用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手段和人文科学手段,探源工程构建了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更为详细的考古学年代框架,让研究者发现了过去难以发现的角度。”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探究中华文明源头仍需要考古工作者久久为功。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不断获得新收获、新认识的同时,也不断提出更多的新问题。“我们建议,把探源工程往前推到八千年。”在王巍看来,下一步,探源工程应该着眼于再往前的三千年期间发生的一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层面的进步与变化。他说:“在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之后,距今八千到五千年才是名副其实的文明探源。”

王巍表示,文明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回答这些问题,还需要学术界长期和艰苦的努力,“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自觉肩负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保护利用相辅相成 助大众感知中华文明脉动

经过100年的发展,中国考古学成绩斐然。如何让考古工作的累累硕果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搭建起连通大众与考古文保工作的桥梁,成为时代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习近平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总书记的话为考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前总有人觉得,保护文物和遗址,就是谢绝任何利用,导致我们有时候做了很多工作,但大家却什么都不知道。”在王巍看来,保护和利用并不是一对矛盾,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考古成果使人们在获得精神滋养的同时,亦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探索考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活化考古成果,带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助推考古从小众走向大众。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呦呦鹿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的桨橹声声……2021年,《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印发,大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直观地体现了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从一个个文旅融合的公园,逐渐走向社会共享的文明课堂、群众可以参与的文明现场。

4月28日,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试行开放。除了秦兵马俑、青铜牺尊等多件“明星”文物,现场还展示了新技术新手段在不同质地文物保护中的运用。贺家庄车马坑遗存更是被直接“打包”进展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文物保护的最新成果。

“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沉浸式、数字化的方式,把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神话传说、发明创造、衣食住行等展现出来。”王巍表示,希望未来能建设起中华文明的主题乐园,让中外民众在游玩中不仅能领略考古的魅力,更能体验和感受源远流长又异彩纷呈的中华文明。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文明起源研究需要几代人薪火相传、不断创新。”王巍说,“我相信,在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将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特点和机制,必将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