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娱乐圈“考古”风劲吹,那是对好作品的“刚需”!

时间:2022-07-26 10:37来源:文汇报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当61岁的叶蒨文在《声生不息》的舞台顶着一头银发,身着红色礼服,再次唱响1988年的《祝福》;当39岁的王心凌扎着高马尾,一身百褶裙,在《乘风破浪3》再唱《爱你》,当罗大佑与孙燕姿同一晚通过不同平台在线直播演唱会“打擂”,“60后”与“90后”一起感慨:“我的青春回来了”。他们创造新作、新舞台热度的同时,更是连带旧作一同翻红。从音乐鉴赏到妆容细节,从音乐史梳理到流行文化现象分析,围绕这些昔日艺人作品的讨论不仅热、而且面向丰富、充满细节、思考深入,被戏称为“娱乐圈考古”。

  而触发大众“考古”的,不只是综艺、演唱会对大众“情怀消费”的定向投喂,Z世代网友也乐于主动寻找到散落在记忆深处的影视经典,一再翻看品味。在B站,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94版《三国演义》和98版《水浒传》四部四大名著改编的经典电视剧累积播放超过5.2亿次。弹幕里诞生一批“考据派”,争论着《西游记》的取景地是云冈石窟还是敦煌?寻找零星的穿帮镜头更成了年轻人热衷的“找茬游戏”。这一现象被调侃为“拿着显微镜追剧”。

  关于“经典”,卡尔维诺曾这样定义:“经典是这样的书籍,它给予已经阅读过或钟爱它们的人们以一种如获珍宝的体会;同时对于保留机会等到阅读的最佳时机来临的读者而言,经典所蕴含的丰富体会也丝毫不减。”作为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掀起“考古”热潮的作品或艺人,虽不尽然都是经典大师,但道理相通。在感慨90后、00后也开始怀旧之余,与其喟叹当下娱乐产品质量参差、内容贫瘠,或许更应当从这些被“考古”的对象身上,找到跨越时代、一再激荡大众内心的“共性”。创作者须意识到,“人人都是评论家”的年代,当下受众不是一味被动接受,表达简单的喜恶,而是要求作品产品在满足即时观看爽感、乐趣之余,更要留出反复品读、甚至拆解生发的思想空间、美学空间。

  哪怕是女团偶像,也有跨越时代、无惧流行风向的实力与作品

  如果不是《乘风破浪3》让王心凌、Twi ns重回舆论“C位”,大众对于“女团”“偶像”等词的美好记忆,恐怕已被近几年韩流影响下的选秀批量生产、粉丝打投文化所“覆盖”。重拾青春里的旋律之余,网友恍然发现,千禧年前后的女团偶像,并非“颜值在线、实力欠奉”的代名词,而个个拥有不输专业歌手的实力,拥有一批传唱度高的作品。

  回看被冠以“甜心教主”名号出道的王心凌,虽然歌曲代表作是《爱你》《第一次爱的人》这样旋律简单轻快的所谓“口水歌”,但并不妨碍其本身有着不俗的唱功。在这一次《乘风破浪3》的“二公”表演中,她和有着“歌坛铁肺”之称的谭维维合唱摇滚曲《山海》,也能不落下风。要知道这首歌不仅需要演唱者有很强的爆发力,副歌更需要宽广的音域,她清澈透亮的嗓音,赋予这首作品独特的味道,让网友不由感慨“王心凌唱功被严重低估了”。

  而这吸引了不少网友“考古”到王心凌出道前的特训视频。被送往海外培训三个月,她曾经历着每天八小时的高强度唱跳。没有高压下大哭的崩溃,有的是甜美外表下不服输的温柔坚持。在“不成功就要解约”的压力下,她的第二张专辑在华语地区风靡一时。盛名之下亦有非议。面对整型“毁容”、绯闻、演唱会10元甩卖无人问津等负面传言,她没有崩溃放弃事业,消耗既有知名度走上直播带货的“赚快钱”之路,而是坚守自己艺人本分,低调做人,持续推出新作品探索转型。当不少人“考古”到她2018年的专辑《CYN-DILOVES2SING爱·心凌》,发现其依旧保持着唱片时代的不俗水准。“等梦完醒来,再去收拾残骸”,《大眠》的旋律动人,细腻的情感描摹写尽她本人的坎坷情路,也引发大众的广泛共情。在一场直播中,她逐字句教网友演唱这首歌的要领,在网友“她竟然真的想要教会我”的调侃之下,更多的是对她对待音乐专业认真态度的感佩——原来一首好歌的诞生,绝不只是词曲的成功,更凝结着演唱者的细腻把握。

  偶像女团,原本或许是流行文化中倏忽即逝、生命力最短的一支,可透过王心凌这样的“考古”样本,人们发现其同样也可以诞生跨越时代、无惧流行风向的美好作品。而藏在作品背后鲜活而充满魅力的人,更让这份记忆里的美好时隔多年重温,无愧打上“值得”的标签。

  “考古”所折射的,是大众对于优质作品更强烈的参与和表达意愿

  相比于网友对于女团偶像的“考古”,几部经典四大名著改编剧能够引发持续的讨论热度,显得更为顺理成章。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正因其过硬制作水准与超高的文学性艺术性,使得网友对其的“考古”更进一步——多角度深入评鉴与二度创作。

  尽管网友对文艺创作的“考古”,与学术意义上的“考古”意义相去甚远,但某种程度上折射着大众对于文艺创作、娱乐产品本身有着很强烈的表达和参与意愿。尤其是以Z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再也并非传统传播学意义上,被“魔弹”一击即倒的被动接受者。一方面以四大名著改编剧为代表的影视作品是他们“记忆深处的美好”,而更重要的是,全民创作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一方以自我为出发点,重新解读、拆解作品的空间。而这些声音被更开放的舆论场所放大,从而让有价值的赏析、有趣味的二度创作浮出水面,获得更大声量。

  94版《三国演义》主创或许不会想到,一部严肃作品在网友的“考古”中品出了“喜剧感”。“桃园三结义”中,为体现张飞粗鄙但真性情的一句“俺也一样”,能够在20多年后成为引发Z世代网友的观剧高潮点,引发弹幕“俺也一样”刷屏。第69集“收姜维”结尾,当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直斥王朗的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更被网友制作成为表情包广为流传。此外,剧集中的“三顾茅庐”“舌战群儒”更是被誉为“影视名场面”,成为网友二度创作的热门素材,生发出无数或有深度、或有趣味的内容。

  这样的“解构”与其说是对于经典的反叛,不如说是青年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经典的喜爱。这股“四大名著”热,也带动一批高校教师深入解读原著的“视频课”大火。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曾亮相央视《百家讲坛》,近20年后在B站与新一代“重逢”,“吴承恩给玉皇大帝造了个简历”“(《西游记》杂糅儒释道)形成了一个类似现在5G网络的神鬼妖联合体”,一样的知识理论体系,通过贴近时代的表述“迭代”,也为新一代“考古”提供了更坚实的专业支撑。

  当然,在文娱消费逐渐垂直、分众化的年代,或许再也无法诞生触发一代人集体回忆的“全民级金曲”“经典”。可是,这并非是当下创作者转而选择炮制粗制滥造快消品、一味以翻拍消费大众情怀的借口。但愿这股“考古”热,不止让我们重新发现记忆角落里的“宝藏”,也能改写娱乐圈的商业逻辑——在扎堆追逐“头部产品”“流行趋向”的同质化生产中,能否为这些好作品的“长尾效应”提供相应的价值考量标准,让更多创作者,有底气甘坐一时冷板凳,成为奉献精品佳作的“孤勇者”。(文/黄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