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10:43来源:光明网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原标题:《底线》:描摹法治情怀,呈现法律内外
近日,法治题材剧《底线》开播,因其关注基层法院工作、紧扣社会热点,引起观众热议。剧组依托对多地法院的采风调研与法官采访,塑造了众多基层法官形象,真实还原司法工作程序和审判细节,让观众对法律、法院、法庭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达到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屏幕内外对法律的思考
电视剧是视听的艺术,片段之间,可见悲欢离合、人生百态。对法治题材电视剧而言,如何以方寸屏幕洞察百样人生,形象而不僵硬地展现社会真实、民生民情,是需要主创团队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底线》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或许在于其“接地气”的真实感。《底线》以师徒三代法官的传承为线,在表现法院的工作日常时,也穿插了法官个人生活,诙谐与严肃兼具,调和了行业剧与观众的距离。该剧没有塑造“个人英雄”,但也没有忽略角色的丰满性。比如年轻法官周亦安在处理案件时陷入迷茫,问师傅方庭长:“法官的一句话这么重要吗?我真的挺害怕,一句话就毁了别人的一生。”初入职场而困惑工作意义,是许多年轻人常有的对职业的思考。由剧中人物发出的叩问,没有盲目的煽情渲染,但能表现角色自身对法律的尊重和个人成长的挣扎,也问出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的心声。
剧中以众多诉讼案件为脉,串联起法院、社会与人民群众的多重关系,让观众在屏幕之外看到法律之内的逻辑。剧中案件并不脱离生活现实,从离婚抚养权的争夺、劳动纠纷诉讼,到工作猝死、暴力伤人的人命官司,都是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案件。而影视化表达所进行的艺术加工,让可能成为“当事人”的观众又有了一定的观看“距离”,产生了布莱希特所说的“间离性”效果,让观众在观剧后有所思考,实现法治宣传的初心。
专业投入的细节打磨
司法题材的电视剧要求专业性、前瞻性、思想性,对主创团队的专业、投入都有极高要求。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底线》的创作班底历时3年、一千多个小时的剧本打磨,真实准确地还原法院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制作组赴长沙、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等60余家法院调研,采访200余名一线法院工作者并建立人物原型档案,扎实的剧本创作为本剧的后期制作打下坚实基础。
以故事普法、以案件弘法,艺术性与准确性不可偏废。对于法治题材剧来说,如何在表现法院审判的严肃过程中吸引观众的目光,同时不失法律准绳的严谨准确,需要在细节下功夫。《底线》开篇主播猝死案的审理,借案件直播形式将法庭内外的场景联系起来,将本属于个人的遭遇与所有行业从业者联系起来。法庭内部准确还原审判过程,从法官的宣读、原告与被告的举证、法官的判决等细节,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接触和了解法庭工作。法庭之外,众多主播、网友的围观与讨论,透露出看似遥不可及的法律与普通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典型性案例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影响力。同时,法官们在合议庭的讨论中使用的法律专业名词,与穿插还原的案件情节相呼应,专业性与科普性双线并置的结构引人入胜。
价值导向的情感呈现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法律的设立,是为了管理与规范国家社会秩序,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合理有序地生活。现代法治体系不仅要求法律条文的严谨,在法律的执行中,也要考虑案件的价值导向。
以法院审判的案件引领价值导向,维护公序良俗,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情、法理,是这部剧关注的重点。如何处理法律与人情、法治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剧中每一位法官要做的事,观众也在剧情的展开中思考个体与集体间的关系。比如面对职场性骚扰问题,受害者或因担心舆论和现实的双重伤害而不敢发声,导致加害方更加肆无忌惮。剧中法官们从法律与个人现实的结构性关系出发,对当事人是否应立案诉讼的争论、对案件审判对当事人舆论影响的审视,展现出情与理、人与法等多重方面的斟酌损益,让观众看到了案件多重角度的细腻解读。观众中或许有经历类似案件的当事人,或是为热点事件在互联网媒体发声的群众,随着案件细节的展示与还原,他们的代入和思考也会加深。
以《底线》为代表的法治题材电视剧的播出,引发观众对法律问题与个人行为的思考,助力形成有序而健康的价值观,这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正向作用力,也是广大观众所期盼的美好愿景。
(岳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