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11:53来源:光明日报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探秘古老矿道形成的“地下长城”,在厂房车间见证汽车如何生产,在潮味儿十足的文创园区与老设备合影留念……近年来,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业态,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53个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它们中既有开放观光的食品、牛奶、啤酒等行业生产工厂,也有见证新中国工业成长的石油、钢铁等重工业基地,更有由工业遗产转型而生的文创园区和综合旅游目的地。无论是充满现代科技感的生产线,还是年代感十足的老厂房、老物件、旧矿区,无不凝聚着我国工业文明的发展足迹。工业旅游的发展让它们一改往日冰冷枯燥的印象,重焕生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业旅游,推动第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是对工业文化的活态展示和创新传承,也是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加强文化保护传承、促进城市转型的重要措施。如今,各地纷纷依托自身工业资源禀赋发展工业旅游,展示工业文明成果,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多产业融合 催生企业新增长点
山东青岛啤酒博物馆,红楼厂房顶部的几个巨大啤酒罐造型格外醒目,浓郁的发酵香气令人心醉。“在这里不仅了解了青岛啤酒的百年历史,不同时代的生产场景让人很有感触,还看到了酿酒工序流程,品尝了地道的啤酒原浆。”一位游客说道。如今,青岛啤酒博物馆是很多来青岛旅游的游客心中必不可少的打卡地,全息影像、老旧设备、现代化生产线无不让人印象深刻,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参观也是生产力。”秉持这样的理念,蒙牛公司已开放全产业链参观23年。如今,蒙牛公司更开启了智慧旅游深度体验模式——智能码垛机器人、奶牛智能监控、会跳舞的导览机器人、无人驾驶导览车,让游客在充满科技感和趣味性的旅程中见证一杯牛奶的诞生。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实力较强或独具特色的企业率先开放参观项目,成为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雏形。今天,越来越多企业开启工业旅游发展道路,将工业生产流程展现给大众。据记者了解,此次公布的53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中,既包括君乐宝、六味斋、农夫山泉、五粮液、汤臣倍健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乳业、食品、酒水品牌,还包括辽宁鞍钢、内蒙古包钢等代表我国工业成就的知名企业。走进厂房车间,亲自体验食品制作的乐趣、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既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传承发扬了工匠精神、科技创新、历史传承等精神文化要素。
“生产现场的透明化展示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提升品牌效益。企业探索工业和文旅产业融合,使工业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告诉记者,“同时,工业旅游为多种旅游业态发展提供场景,不少企业将工业与研学旅游、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结合,催生更多可能性。”
“我们江南造船厂的主要游客群体是青少年,推出的研学旅游产品让孩子们感受最前沿的制造科技。职业模拟体验、船模制作等项目让他们在心中埋下科技报国、实业报国的种子。”上海中船文化传媒公司市场运营部经理姜瀚告诉记者。被誉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的上海江南造船厂,如今已成为长江之滨的现代化造船基地,通过工业旅游,让更多人感受工业制造之美。
丰富的工业资源是我国发展工业旅游的重要基础。随着文化旅游消费的转型升级,更多工业旅游基地将不断涌现,成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品牌形象的重要抓手。
工业遗产保护开发 助力城市转型
“今天约朋友来逛751园区,感受时尚艺术气息,还看了著名的火车街区、大煤气罐,工业特色很浓厚,很有年代感!”在北京的751园区,张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座园区曾是北京的煤气生产厂区,如今,两个已然“退休”的引人注目的巨大煤气罐,“变身”各大品牌举行发布会的场所,斑驳的工业遗存经过改造,成为时尚文化地标。
在各地,类似751园区这样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还有很多。在上海,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联合M50创意园、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造币博物馆和创享塔等文旅企业,其中M50创意园由曾经的粗纺厂转型而来,集聚了160余家创意设计公司及工作室。重庆的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保留了印制二厂的老厂房,引进和孵化特色文创商业品牌近100个。
从古旧废弃的厂房,到现代文化艺术集聚空间,留存下来的不仅仅是老工业遗迹,也是城市发展的记忆。文创产业的集聚,旅游产业的发展,赋予冰冷的钢筋水泥新的温度。
“工业旅游是彰显工业成就、繁荣工业文化、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工业景观是城市景观的典型代表,工业文化是城市记忆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工业是一个城市的成长烙印,发展工业旅游是创新保护城市历史与记忆、彰显城市景观与性格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总规划师宁志中说。
在贵州铜仁市万山区,曾经的汞矿产地朱砂古镇是转型发展的典型。刚来万山时看到的那片破败不堪的废墟场景如今仍会在王芳忠脑海中浮现。曾经的“中国汞都”“朱砂王国”创造了工业奇迹,近年来因资源枯竭而衰败。2015年,王芳忠所在的贵州铜仁吉阳旅游开发公司开始承担矿区遗址的改造项目。
“我们一直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把原来的学校、宿舍、办公楼改为了研学基地、悬崖宾馆;一条完整保留上世纪50至70年代场景的怀旧文化街,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王芳忠说。今天,970公里的地下采矿坑道被打造成“地下长城”,踏上悬崖峭壁上的玻璃栈道,壮观的矿区景观尽收眼底,曾经的颓垣废井已华丽变身为“网红”休闲怀旧小镇。
许多曾在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立下功劳的重工业基地,在产业转型大潮中褪去了往日的辉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转移等原因,让一些资源型城市陷入了发展困境。而工业旅游为这些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窗口。山西晋华宫井下探秘游景区,新疆可可托海矿山公园,浙江温州矾矿工业旅游区……曾经的工业遗址遗迹,纷纷通过开发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工业忆旧、探险体验、休闲度假等模式重新焕发生机。
发挥文化创意 增强工业旅游吸引力
“我国工业文化景观资源数量庞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当前各类工业博物馆和食品、酒类等题材的工业旅游发展迅速,冶金、机械、电力、森工及三线建设等主题工业旅游潜力巨大,特别是一些工业发达城市和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地区,未来将会成为工业旅游热点地区。”宁志中认为,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下,工业旅游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然而,总体来看,我国工业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仍然较小。有专家指出,由于工业旅游项目前期投入高、工厂改造难度大、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回报周期较长等特点,致使工业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的积极性不高。从市场端来看,消费市场认知度也不高,工厂与人们传统认知中名山大川、文化古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去甚远。
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业旅游发展已趋于成熟。据了解,目前欧美国家有15%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都在开展工业旅游。在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三大汽车公司所属的工厂每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德国每年的游客中约有1/3与工业旅游及“德国制造”相关,梅森瓦茨工厂、鲁尔工业区、奔驰工厂都是广受欢迎的目的地。
随着旅游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工业旅游如今已受到更多关注。此次文旅部发布53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典范。未来,如何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专家认为,需要更多资金优惠、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媒介宣传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以及企业自身意识的提升转变。
“企业或许更倾向于在工业旅游中宣传自身文化,但千篇一律的厂房参观游览很难有吸引力。因此,要以发展‘体验经济’的思维,站在游客需求角度,创新丰富游览形式,增强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尽量避免宣讲灌输的形式。”曾博伟说。
工业旅游如何真正活起来、火起来,立足自身特质、发挥创新创意、讲好文化故事是关键。“工业旅游要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要依据不同的工业资源类型,挖掘开发各具特色的工业景观和工业文化,因材定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挖文化内涵,结合文化创意、科普研学、产品展示、休闲购物等功能,优化游线组织、创新体验场景,赋予工业遗产时代价值。”宁志中表示。
(记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