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惠民贵在坚持重在提质

时间:2022-12-14 11:36来源:光明日报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不久前,河北定州瓷瓯园广场一角的一位88岁的老人,六年如一日坚持免费教孩子们书法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新闻视频中,一位12岁的小女孩,起笔、行笔、收笔,以水为墨在地面上挥毫,几个大字一气呵成,观者无不惊叹,这是她跟着老人学习3个月的成果,而像她这样受益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

   回顾新闻报道,其中几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从老人的角度看,他六年如一日无偿付出,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并在孩子们的进步中彰显自己的价值,在付出中收获幸福,其奉献精神值得称道;从孩子们的角度看,他们每天自发准点报到,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学得有模有样,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文艺的热爱令人感动。在这样的“教与学”关系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惠民理念,寓教于乐的美育观等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六年如一日”的坚持、老人与孩子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则显得尤为可贵。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文化惠民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便利的公园、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开放的图书馆、书店、书屋,免费的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低价或免费的文艺演出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了他们的文化需求,同时折射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文艺惠民,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在今年4月份,346家基层文化单位被授予“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从全国众多文艺院团、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中脱颖而出。这些基层文化单位,充分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和艺术特色,通过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定期开展党史教育、主题宣讲等阅读活动,组织主题电影放映等,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唱响主旋律;通过创作和演出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线上线下合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通过结对帮扶、送书下乡、专家讲座、“你点单、我配送”公益演出等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再如,一段时间以来,文艺界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时代风尚”先进典型、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模范人物。广大文艺工作者争相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文化进万家”等文艺志愿服务,通过演出、展览、科普教学等不断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服务、文化惠民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如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精神力量。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应当着力开创文化惠民新局面。

   文化惠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依赖于各项体制、机制、政策等保障,需要依托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地应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百姓受益”新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整合资金、科学引导、多元监管等方式,探索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给“新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生活幸福感。尤其要加大在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项目,逐步完善体现便利性、普惠性、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通过完善文化数字化建设政策体系、健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平台等,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做好文化惠民工作。

   文化惠民是一项长期工程,贵在坚持重在提质。心血来潮做一件事不难,坚持长久地做好一件事不易。文化惠民需要依托丰富多彩且具有规划性、长期性、高质量的项目活动。比如在“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文化进万家”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走进人民,亲近人民,不断以文艺轻骑兵的方式送戏下乡、送文艺进校园,有机会抓住机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积极参与其中,把文化惠民放在心中重要位置。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高质量活动的品牌效应势必带动更多人的参与,也会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因此,相关部门、单位应当积极探索常态化、品牌化的活动,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主动响应、积极参与,在文化惠民中彰显人民立场、实现自我价值。

   文化惠民是一项民生工程,要把精神大餐送进百姓心坎里。这既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要求相关各方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让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当前,在山村看到交响音乐会、歌剧、舞剧等现场表演并不稀奇,在草原近距离感受钢琴、大提琴的科普教学也越发普遍;文学艺术类讲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正全面升级成为农民专属智库,尤其是“订单式”“菜单式”服务等创新方式的推广,把文化需求的遥控器交到百姓手里,真正体现了文化惠民以人为本的特质。

   近一段时间,全国文化文艺领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围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径,努力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创佳绩、立新功。

   (作者:刘红蕾,单位:临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