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门票依赖症” 多业态优体验促消费

文化产业导刊2025-04-17 11:36

本报记者  李荣坤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花朝节特别演出《花满良辰》 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首道门票优惠、多日通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免门票等景区门票优惠政策频出。门票优惠旨在招徕更多游客,增强景区吸引力,其效果究竟如何?告别“门票依赖症”,景区采取哪些措施丰富业态、促进消费?

多举措拉动二次消费

“本年度惠民票务政策实施以来,优惠票种销售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2%,有效带动了街区基础客流。”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针对文旅消费的季节性特征,建立了淡旺季动态票价体系,旺季侧重分流预约保障游客体验,淡季则推出“文旅惠民专项计划”,上新“夜间票”等优惠票种,降低游客体验门槛。为满足汉服爱好者补妆换装、亲子家庭分段式游玩需求,街区实施单票单日多次进出机制,还推出《乐宴盛唐》等夜间项目,延长街区消费链条。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相关负责人认为,提升景区吸引力不能仅依赖门票经济。“今年,我们以惠民折扣票引流及业态升级促消费的组合策略,大大提高了街区非门票收入占比。”该负责人表示,未来会持续开展文旅惠民实践,以更具创意的文化产品和更精细的运营服务,推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IP的深度活化与价值释放。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不断通过丰富沉浸式业态,构建全时段消费生态,拉动游客二次消费。如淡季延续街区自有唐文化节庆IP“唐节”,推出了花朝节、上巳节系列活动,新增十二花神NPC(非玩家角色)互动和《花满良辰》《百官折柳》等系列演出,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唐人春日生活场景;街区新增十二花神AI妆容体验、“云游长安”数字导览等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唐文化魅力。“通过一系列举措,街区在淡季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二次消费转化率提升至82%,客单价同比增长19%。”该负责人介绍。

辽宁天桥沟景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了彩虹喊泉、高山花田等体验互动项目。景区还利用当地的野山参资源,开发寻挖参之旅和森林康养项目,吸引外省游客康养度假。“我们通过举办篝火晚会、灯光秀等夜间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夜间消费。”辽宁天桥沟景区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晓军介绍。

多元业态注入发展活力

“景区通过门票优惠政策吸引游客,同时以多元的业态丰富旅游体验,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和程红介绍,今年4月,景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出了面向省内工会团体的“大玉龙”景区联票年票,进一步拉动省内消费。

在丰富业态方面,研学游是近3年来景区重点打造的业态之一,发展迅速,年均接待参访人员达上万人次。金茂璞修雪山星迹天文台星空帐篷营地星空观测点,引来很多研学团队和天文爱好者;云杉坪和蓝月谷区域依托自身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展定制化研学游与丽江东巴文化的融合体验,让游客感受当地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今年3月,江苏省扬州市发布《扬州市2025年促进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22条措施》,提出要鼓励各类消费群体深度游扬州。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党委委员郭卓荦表示,景区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今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期间将对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7月至8月将对大中小学生实行日间免费入园。

他认为,门票优惠政策对拉动市场有一定作用。同时,为充分利用增加的客流量,景区也会多方发力来提升游客体验感与获得感。

郭卓荦介绍:“我们在景区植入丰富的文旅IP活动和互动演艺活动,积极引入新业态,每年2月中下旬,通过赏花文化活动提前开启旅游旺季,助力扬州‘四季旺游’战略。后续接档的万花会则将花文化与国潮、非遗等元素叠加,为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

在瘦西湖风景区,夜游项目以唐诗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园林景观相结合,通过灯光秀、水秀、喷泉以及点位演出等多种形式呈现独特的夜景。此举不仅拉长了游客游览时间,还带动了扬州的住宿、餐饮等消费。“夜游项目每年能吸引六七十万人次游客,门票收入可达五六千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郭卓荦说。

此外,瘦西湖风景区还打造了小剧场演艺集聚区和研学集聚区,特别推出门票与小剧场演出的套票。研学项目则涵盖剪纸、雕版印刷等非遗体验,以及楹联、诗词、历史故事等课程,受到校园游学、亲子游客群的欢迎。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