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以球为媒,让流量变“留量”

文化产业导刊2025-07-22 13:59

“苏超”踢“出圈”,文旅掀热浪。开赛两个多月来,被网友亲切称为“苏超”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持续升温、话题不断,球迷和游客追随赛事足迹,跨区域流动、跨领域消费,形成了“体育赛事引流、文旅消费变现”新模式。

充分发挥“苏超”的撬动作用,放大文旅体商联动效应,江苏文旅部门精心组织、上下联动,稳稳接住苏超的“传球”,将区域性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增量。

“苏超”撬动文体旅融合新引擎

7月的热浪席卷江苏各地,比气温更炽热的是“苏超”的热度。球场上,球员奋力奔跑、挥洒汗水,为荣誉而战;球场之外,一股文化热潮也悄然兴起。随着暑期到来,江苏各地接住“苏超”传来的文旅好球,加大文旅产品供给,点燃新一波夏日消费热潮。

当赛季叠加暑期,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全省13个设区市,聚焦球迷和游客关切,整合“食住行游购娱学”全要素,持续优化文旅产品服务供给,全力踢好“文旅加时赛”。结合赛程安排,举办看大展、赏好戏、享非遗系列活动,打造亲子游、避暑游、研学游等跨区域主题旅游线路50多条,举办博物馆夜游、文创市集、美食体验等特色文旅活动500多项,推出景区门票减免、文旅消费券、志愿服务等惠民便民措施1400多项,不断完善“足球+城市IP+文旅消费”复合生态链,吸引更多人“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

江苏各地乘着“苏超”的东风积极作为,联动文旅企事业单位推出“票根+”优惠措施,不断激发“能玩、能逛、能体验”的文旅消费活力。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放大文旅体商联动效应,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13个设区市各展其长,推动赛事连接文旅资源,形成有热度的群众参与、有亮度的文化互动、有温度的城市认同,进一步擦亮“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同时推出“看球+美食+旅游”特色套餐,让“苏超”不仅是球迷的“盛宴”,也是百姓的“嘉年华”、城市的“欢乐节”。

“文化苏超”大戏高潮迭起

在“苏超”赛事中,江苏各地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赛事的各个环节,让观众在欣赏精彩比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苏超”的火热魅力,除了赛场上的拼搏,更在于城市间的文化交流。7月6日,镇江队对阵泰州队的赛场外,“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镇江站暨非遗助力“苏超”展示活动在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北入口广场精彩启幕。来自13个设区市的6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一堂,通过静态展陈、活态展演与互动体验三大方式,让广大球迷和游客零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活动期间,现场商圈人流增加60%以上,客流量超5万,带动周边商圈消费500余万元。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以赛事为契机,打造别开生面的开场展演,节目内容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戏剧、体育等,在绿茵场上交织碰撞,为激情赛事注入独特的人文温度。夜晚看球,白天看展。7月4日,“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南京站暨第23届南京市“文博之夏”系列活动在南京市博物馆启动。当“苏超”赛事携手文博活动,文体旅融合的全新模式让“一日观赛”自然延伸为“多日停留”。“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的新方式进一步助力文旅体商融合新发展,在为群众带来精彩纷呈文化生活的同时,成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化赛事流量为文旅消费新增量

赛场内,观众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赛场之外,“第二现场”的球迷,在不同的观赛点用满腔热情点燃消费的“热浪”。“苏超”新一轮赛事拉开之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直接推出“看苏超,游江苏”文体旅惠民大礼包。与此同时,球赛还没开踢,淮安、宿迁、扬州、连云港等比赛场地的客房预订量不断攀升,“足球+文旅+消费”新模式正在兴起。

在徐州,大龙湖畔巨幕直播搭配后备箱市集与人才夜市,打造“湖边看球”新体验;户部山古建筑群下,月光市集里球迷共享赛事欢腾;各类特色餐饮店等也踊跃加入直播阵营,让球迷、游客沉浸式感受“苏超”的魅力。淮安围绕运河畔、古镇里、商圈中打造集体育观赛、美食品鉴、消费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人们背靠千年运河,透过巨幅屏幕观看球赛现场转播,体验视觉与味蕾的双重享受。

7月5日,在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的露天广场上,巨大的电子屏前人声鼎沸,消费“热浪”也随之而来。火锅店外排起长龙,凭票根享折扣、赠饮品成为商家标配。美团数据显示,比赛当日,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南京餐饮堂食订单量位居江苏全省第一,主场南京的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255%。

从博物馆里的文化潮到市集里的烟火气,“看完苏超留一夏”成为江苏夏日文旅消费新符号。据不完全统计,“苏超”前五轮30场比赛累计接待观众超50万人次,带动外地游客量同比增长14.4%,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同比增长14.71%,全省夜间文旅消费同比增长30%。(本报记者  王  炜  文/图)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