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导刊2025-11-21 09:15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2026年节假日安排,2026年春节假期将从2月15日(年廿八)至23日(初七)连休9天,创下“史上最长春节假期”纪录。假期时长的调整,不仅让团圆时光更加充裕,还激活了沉寂已久的长线旅游市场。记者走访多家OTA平台及旅行社发现,假期通知发布后,国内外长线旅游产品咨询量、预订量呈爆发式增长,旅行社纷纷加速产品上新迭代,亲子“研学游”、青年“个性玩”、家庭“亲子游”成为消费主流,春节旅游正从“返乡与出游二选一”的传统模式,向“探亲+休闲+体验”的复合型生活方式转型。
长线旅游产品成香饽饽
长假消息公布后,去哪儿旅行App上,元旦期间的火车票、春节期间的火车票和国际机票搜索量瞬时翻倍,且仍在冲高,春节期间出发的机票搜索量瞬时增长3倍。
从已预订的机票量来看,2026年春节出行的机票量同比2025年增长63%。从搜索量来看,春节期间国内游搜索热度较高的城市依然是三亚、大理、哈尔滨、海口、西双版纳等旅游城市,出境游目的地热度增长较明显的是德国柏林、韩国釜山和澳大利亚墨尔本。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有利于游客错峰分散出行,节中出游群体预计也会增加。单日客流量会更平衡,旅客出游也较舒适。春节整体出行和出游量有望创新高。
“往年7天假期,光往返路程就要占2天,只能选择周边游。今年9天假,终于有机会带家人去欧洲好好转转了。”在市北区CBD附近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已预订了2月12日出发的“法瑞意12日深度游”产品,通过拼接3天年假,实现了“15天超级假期”的规划。记者了解到,像张先生这样的“拼假族”不在少数,位于市北区的一家旅行社的门店经理透露:“上班族成为长线游核心客群,2月12日至16日出发的11天至12天欧洲线路最受欢迎,近几日的预订量较政策公布前增长明显。”
尽管需求旺盛,但今年春节出境游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并未出现大幅上涨,只有欧洲部分地区受汇率影响价格小幅上涨。记者走访了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欧洲中西欧、东欧、巴尔干及中亚高加索等目的地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大概5%至10%,而新西兰、韩国、俄罗斯等热门目的地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高性价比进一步点燃了消费者的出行热情。
从目的地热度来看,出境游市场呈现“经典热门+新兴黑马”双格局。法瑞意、西班牙葡萄牙、北欧、埃及、澳洲等传统目的地稳居热门榜,而刚刚恢复团队游的加拿大成为潜在黑马,咨询量持续攀升。国内游方面,哈尔滨、三亚依然领跑,西安、重庆、成都等文旅城市热度不减,“北上过年”成为新潮流,青岛至哈尔滨、长春等航线搜索量大幅上涨。此外,一些免签目的地如俄罗斯、迪拜及持澳签可免签入境的新西兰,因出行便捷性备受青睐。
旅行社打响“长假争夺战”
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热潮,各大旅行社迅速反应,围绕“超长假期”特点密集上新产品,从行程设计、客群细分到服务升级,全方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出行需求。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春节旅游产品呈现“波段化、个性化、品质化”三大特征,彻底告别了以往“一刀切”的粗放模式。
“假期延长打破了传统集中出行的格局,我们将市场细分为三个出行波段,针对性设计产品。”位于香港中路的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向记者详解了产品策略:第一波为春节前的2月8日至14日,主打10天至15天的出境长线游,面向亲子家庭客群,避开高峰拥堵;第二波覆盖春节假期的2月12日至23日,推出11天至12天“拼假产品”,满足上班族“一次玩个够”的需求;第三波聚焦假期中后段的2月19日至25日,打造5天至7天中短线高性价比产品,吸引精明型游客错峰出行。“这样布局不仅分流了客流,更拉长了市场消费周期,让春节旅游市场从‘昙花一现’变为‘持续升温’。”该工作人员说。
针对亲子家庭,不少旅行社推出主题游产品,在行程中增设世界名校参观、动物保育互动、在地文化体验等环节。位于崂山丽达的山东旅行社推出了哈利·波特主题游,安排了牛津大学研学、大英博物馆文化体验、哈利·波特影城探访等项目;位于金狮广场的飞猪旅游旗舰店推出了“童趣大堡礁”寒假限定游,安排了塔龙加野生动物园动物保护栖息地之旅、海豚岛寓教于乐活动,还有水族馆、主题乐园游玩等。“现在带孩子旅游,不只是看风景,更希望他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她选择“童趣大堡礁”这款产品正是看中了主题旅游与教育的融合设计,“13天的行程足够深入,孩子能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还可以参观奥克兰大学和悉尼大学两所知名学府。”
年轻客群的崛起催生了个性化产品的爆发。25岁至35岁年轻群体计划出境游的比例较往年有所提升,他们追求“可控的自由”,既想要个性化体验,又注重性价比。为此,一些旅行社升级产品,主打轻奢猎奇元素,行程中保证充足自由活动时间,提供本地玩法推荐,同时设置连住安排避免频繁换酒店。一些OTA平台如携程则推出“小众目的地探索之旅”,克罗地亚、伊朗、肯尼亚等特色线路咨询量同比上升显著。“我不想去一些网红打卡地,希望能去一些小众景点,体验不一样的旅行。”95后游客小王说,他预订的“肯尼亚10日行”,可以驾驶敞篷越野车前往当地四大国家公园与大象、长颈鹿、角马等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
节庆消费
开启新模式
9天长假带来的不仅是旅游市场的繁荣,更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春节消费观念和团圆模式。记者采访发现,消费者的消费重心从“物质囤积”转向“体验消费”,团圆方式从“固定返乡”变为“灵活多元”,春节正从“赶路的节日”回归“从容的团圆”。
“以前过年,主要精力都放在囤年货上,家里堆得满满当当。现在更愿意把钱花在旅游体验上,带着家人看看世界,比买年货更有意义。”岛城市民陈先生的想法代表了不少人的转变。有专家分析指出,当假期超过7天,消费场景将从“居家团圆”扩展到“移动生活”,住宿、交通、文旅、特色餐饮等服务类消费获得更大空间,这是消费观念升级的必然结果。今年春节旅游消费中,非遗夜游、冰雪年俗、乡村康养等特色项目预订火爆,游客不再满足于“打卡拍照”,而是追求深度文化体验。
春节的时长升级让春节更具“民生温度”。9天假期让人们有充足时间从容准备过年,以往除夕当天还在赶路的场景,今年将大幅减少。除了传统的回老家团聚,“反向团圆”和“旅游团圆”将成为今年春节假期的新潮流。“今年接父母来青岛过年,节后带他们去三亚玩5天,既不用挤春运,又能享受亲子时光。”白领林女士说,这种探亲与旅游的组合模式,让团圆更加舒心惬意。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超长假期有利于错峰分散出行,单日客流量更平衡,不仅缓解了春运压力,也让游客的出行体验更舒适。”
有专家认为,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本质上是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假期制度的优化不仅释放了消费活力,更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春节从返乡或出游的选择题,变为探亲、旅游、体验的多选题,旅游市场正走向更丰富、更人性化的新阶段。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个超长假期提供了更多感受亲情、享受生活的机会;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这既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距离2026年春节还有不到三个月时间,旅游市场的热度仍在持续攀升。业内人士提醒,计划出行的游客应尽早锁定交通和住宿,优先选择退改灵活的预订方案,同时合理规划行程避开高峰时段。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于倢 摄影报道
文化动态 2025-11-21
文化动态 2025-11-21
文化动态 2025-11-21
文化动态 2025-11-21
文化动态 2025-11-21
文化动态 2025-11-21
文化动态 2025-11-21
文化动态 2025-11-21
文化动态 2025-11-20
文化动态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