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导刊2025-11-27 09:03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本报11月26日讯 初冬的青岛,文旅消费焕发新活力。受益于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驱动,青岛正通过海洋、文博、研学等多条赛道的同步拓展与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季节限制,为文旅消费注入增长动力。
近日,由青岛旅游集团打造的东大洋“海上穿越大桥”环游航线实现单日载客3155人次的突破,在传统旅游淡季掀起一股海洋旅游热潮。这条自10月底启航的航线,不仅融合了穿越跨海大桥的视觉奇观与海湾风情,还嵌入了海洋科普内容,并创新性地推出“游览+科普”一站式服务,游客凭赠送的手环可参观青岛科技馆,享受码头与场馆间的摆渡车接送,成功打造出差异化且便利的海上观光新体验。12月起,青岛旅游集团还将精心推出七大海上特惠产品,覆盖海岛游、“追鸥逐浪”、“海上穿越大桥”等热门航线,以多元航线开启冬游新玩法,让市民游客在冬日依然能畅享海洋魅力。
作为青岛特色IP,啤酒文化体验在冬游板块同样人气满满。在青岛啤酒博物馆,集餐饮消费、文化历史、生产工艺、啤酒娱乐、文创产品于一体的多元体验吸引着游客慕名而来,近期单日平均游客接待量在4000至5000人次,超过去年同期。作为工业旅游行业文旅融合标杆,这里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其中实景穿越剧游《觉醒的酿造师》打破参观边界,巧妙地将游客从被动参观者转变为历史故事的“亲历者”与“参与者”,任务关卡结合青岛啤酒的历史和工艺,加上精心布置的实景场地和道具,这种全方位的沉浸感让厚重的工业历史变得可触摸、可互动、可感知。
研学旅游是冬季文旅消费的重要赛道。近日,在海合安青岛极地海洋公园极地剧场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现场授课,千余名小学生组成的研学团边看极地动物边学科考知识,近距离感受“科学家眼中的南北极”,海洋馆秒变沉浸式科普课堂。以“科研与实景科普融合”为核心,青岛极地携手中国海洋大学共同策划了“当好奇心遇见海洋——鲸奇科普公益月”系列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普体验,打造生动“蓝色课堂”,共同推动海洋生态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也为冬季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工作人员介绍,青岛极地在海洋科普与研学实践方面持续深耕,通过“共办科普活动、共建极地课程”等举措,充分发挥海洋类主题公园资源优势,打造更专业化、系统化的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其中,“夜宿极地·鱼我同眠”、“大海洋·小课堂”、北极熊科普主题月等研学特色产品,已经形成品牌。
旅游市场新亮点的加速涌现,重塑着青岛冬季旅游的新内涵。当前,以“山海冬韵·鸥遇青岛”冬季文旅系列活动为契机,在各级文旅主管部门推动下,全市各文旅景区、街区、场馆积极策划推出特色体验产品,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冬季出行选择,也清晰地勾勒出一条通过业态融合打破季节瓶颈、驱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青岛路径”。
文化动态 2025-11-27
文化动态 2025-11-27
文化动态 2025-11-27
文化动态 2025-11-27
文化动态 2025-11-27
文化动态 2025-11-27
文化动态 2025-11-27
文化动态 2025-11-27
文化动态 2025-11-27
文化动态 20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