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 探寻绿色发展、文旅融合的“万全之策”

文化产业导刊2025-11-27 11:30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27日 第 07 版)
 
  晨光浸染明城墙的斑驳砖石,草原天路的白色风车矩阵缓缓转动,依托万全右卫城,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正以新能源产业的“绿色引擎”与文旅融合的“金色名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舞台上,演奏着传统与现代的共鸣乐章。
 
  打造京津冀文化旅游新地标
 
  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机遇,万全区正以雄健的姿态迅速崛起,文旅融合发展,城市活力勃发,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万全答卷”。
 
  万全右卫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是河北乃至华北地区保存完好的明代军堡卫所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万全右卫城西拥云中之固,东挹居庸之险,600余年的建城史与新时代的发展浪潮在这里碰撞交融。
 
  万全区距北京180公里,距张家口市区仅10公里,京藏高速、110国道横贯东西,张石高速、207国道连通南北,25分钟可达京张高铁张家口站与张家口宁远机场,深度融入“京津冀1小时经济圈”。这种“一眼望京津,一步跨草原”的区位优势,为万全文旅发展铺就了黄金通道。依托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建设,万全区加快推进“一核六园”布局,卫城文化产业园区项目一期总投资4.7亿元,万全右卫城开街一年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成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的耀眼窗口。
 
  文化传承的新载体正持续涌现。在万全右卫城,《大道回响》《大明1625》《烽火1948》等实景演出让观众穿越时空,从锦衣卫巡街的互动式演出,到市井叫卖的沉浸式体验,再到无人机编队在空中拼出精彩画面,这座古城已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剧场”。长城卫所博物馆里,非遗会客厅与“遇见非遗”店更是让打棍、秧歌等传统技艺有了活态传承的平台。
 
  “大风车”之家的“智造”实践
 
  在万全区的辽阔土地上,一座现代化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正以“风驰电掣”之势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这便是全球领先的“大风车”之家——张家口明阳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基地占地面积416.8亩,规划总投资30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聚焦5—10兆瓦陆上风电主机及90—110米超长叶片生产,打造了叶片生产车间和自动化主机装配线。
 
  基地的快速落地得益于张家口市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政策支持。在项目签约、落地、投产的全流程中,张家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及万全区委、区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从手续审批到电力配套,提供“一站式”服务。风电资源与产业政策“双优势”,让张家口明阳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仅用一年便实现“当年拿地、当年投产”,基地未来将通过深化研发合作,推动更大兆瓦级风机落地。
 
  近年来,万全区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机遇,服务张家口市加快建设“首都两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三信同达等生产型企业200多家,特别是国家华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医学文献中心的落户,为万全区高质量发展再添活力。鲜食玉米、特色果蔬、冰雪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机械制造等一大批产业欣欣向荣,天冰、万丰冶金、盛大矿山机械、华穗、禾久、其其甘等品牌加速发展。
 
  站在明城墙墙头俯瞰,历史与未来在此交融:研学基地里组装风机模型的孩童笑声,与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的运转节拍,共同奏响和美现代乐章。这座曾以军事智慧闻名的古城,正以“每度电都带着文化温度,每片叶都写着产业答卷”的实践,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数据来源:中共张家口市万全区委宣传部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