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车市:老街区 新文旅

文化产业导刊2025-11-27 11:32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督察,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
 
  “十四五”时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在保护老城整体风貌的前提下,立足“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街”总体定位,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改造,丰富旅游业态,以沉浸式旅游氛围,让游客从“看景”到“入景”,实现民生改善与文旅升级双驱动。
 
  库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3年起,库车市开展“拯救老屋行动”,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展示馆”。改造后,长约1公里的主街——热斯坦街与清城巷、花帽巷、门巴扎、击鼓巷4条小巷组成热斯坦旅游休闲街区。
 
  在热斯坦街道的非遗工坊里,从四川成都到新疆创业的设计师陶丕顺正和同事完善体验项目。这里曾是闲置的旧粮仓,在当地政府和浙江宁波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陶丕顺和团队将这里改造成为集展览、体验、购物于一体的非遗工坊,集纳了14个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我们引入设计团队,把一些非遗作品做成龟兹非遗礼盒推向市场,还开通了直播间,推广新疆物产,希望能够将这里打造成为龟兹文化旅游打卡地。”陶丕顺说。
 
  库车市在名城保护、民生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2025年,热斯坦旅游休闲街区被列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街区巷内植入特色餐饮、民宿、旅拍等业态,店铺增加到近300家,新增摊位1000多个,涵盖29类旅游业态,带动辖区16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吸引包括陶丕顺在内的60多名其他省区市客商到库车投资兴业。
 
  库车在吸引外地客商的同时,也让本地居民见证了老城的新生。热斯坦街道37咖啡主理人吾普尔·艾力是在库车老城长大的,他说:“以前的好多居民不在这住了,但是老城改善后,人越来越多了。旅游旺季,每天的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旅游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吾普尔·艾力今年不仅买了房、车,还有了存款和一份稳定的工作。
 
  “十四五”时期,库车市通过历史文化名城更新与各民族共建共创紧密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底线保护与活化利用紧密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实施与宣传展示相结合、历史文化名城法制保障与建设实施相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示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建成开放老城游客集散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展厅、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龟兹乐舞体验馆,改造提升林基路烈士纪念馆,人民文创西部研究中心落地库车,克孜尔尕哈烽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项目列入国家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项目库,龟兹小巷、高台民居、探访路、门巴扎、花帽巷等成为新一批游客打卡地。通过举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命名12周年纪念活动、第三届龟兹文化艺术系列活动、第八届龟兹学年会等文旅盛会,库车市上榜“中国文化百强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自治区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县”。
 
  库车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办公室主任晋雪宏说:“未来5年,我们将完善保护区内绿化空间、公共活动空间、排水、供热、燃气等相关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人居环境品质,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寻找城区发展的突破点,打造历史城区特色品牌,实施保护型的开发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和产业,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力争将热斯坦旅游休闲街区打造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本报实习记者  王思超  通讯员  王陇江)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