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旅游视角下的福建土楼保护性利用

时间:2020-11-03 16:15来源:文化产业导刊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导刊》2019第5期

  《文化旅游视角下的福建土楼保护性利用》

  作者:何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生)


  摘要:

          旅游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和产业发展结合,释放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带动整个区域相关产业发展,但在文化旅游成为行业热词、发展范式之后,出现了难以平衡开发和保护间关系的问题。对此,以福建土楼的开发利用为例,针对文化旅游开发做出探讨。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文化保护 福建土楼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中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整体性、常态性的保护是满足人民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来源。文化旅游开发,用产业化的方式盘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观众需求、科学技术给予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和活力,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福建土楼主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岩市、泉州市境内,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 特而闻名于世,在我国传统古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独特的建筑价值和文化价值,福建土楼主要是客家居民的居住场所,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经过旅游开发后,已经成为福建旅游景点的一个必去之地,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此对其进行详细探讨[1]。
 
  福建土楼的价值
 
  (一)建筑价值
 
  福建土楼主要位于福建漳州、泉州境内,是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是为了防范外地入侵,占据地理优势进行防守的特色民居建筑,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震、防风能力。全围墙式的建筑风格是中国传统居民建筑的一个独特之处,其中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为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的圆士楼,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观赏价值和建筑层面的研究价值。
 
  (二)文化价值
 
  福建土楼是一个由土墙围绕起来的建筑,是世世代代客家居民居住的场所,也是客家文化的主要空间和载体。土楼不分前后院,每一家住房面积相等,都朝向中心的祖堂,是共同的祖先把他们凝聚在一起,这种歌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蕴含着浓厚的客家文化气息,具有资源开发价值。客家文化是“南化”主流,是中国文化汉民族文化的分支,很大程度上延续和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结合地理环境融入了自身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五大类,有客家方言、客家服饰、客家习俗和客家建筑等,福建土楼式的围屋是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客家人具有强烈向心力和团结意识的体现。客家方言近似于广东话、台湾本地语言,是客家民族认同的标志[2]。风俗是民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将精神需求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是表现和传承客家文化的基本方式,通过一年一度的节日盛典向年轻一代客家人传递文化含义,进行文化传承, 形成文化记忆。封闭式的建筑让客家文化氛围和情结更加浓厚和坚固,是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对象,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获得开发带来的文化价值,即传承和传播客家文化。
 

 
  福建土楼的保护性开发利用
 
  福建土楼独特的建筑风格、浓厚的客家文化气息让它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政府、社会逐渐意识到福建土楼的价值,在进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比如福建省政府和永定县地方政府联合制定旅游开发计划,将永定县的土楼资源加以利用,建设为福建旅游的西大门等。从目前的开发利用来看,主要分为两个方向。
 
  (一)旅游观光式开发
 
  视觉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观光式的旅游开发利用具有特色的外表形成视觉冲击,从而给旅游者形成新奇感、兴奋感等,是将资源旅游化开发的一个基本方式和构建全方位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土楼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独特所在,其利用一定比例的水、土混合而成的泥墙成为客家世世代代居住的场所,并且具有冬暖夏凉、防风、防震的功能,完美地将人的居住需求融入到建筑技术和风格中,满足了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的要求,因此进行旅游观光式开发会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在福建进行开发之后,福建土楼南靖景区2017年接待游客403.6万人次,同比增长20.15%,创造门票、交通住宿等三产旅游收入达25亿元。并成功带动了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 易和文化娱乐等市场繁荣,也促进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客流、人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充分将文化资源开发和当地居民自发求富相结合,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二)深度体验式开发
 
  旅游观光带来的冲击效应和影响力如同现在的“网红”打卡,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一批旅游“尝鲜者”。借助他们进行再宣传达到游客人数上升的目标。但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的追 求逐渐从物质浅层面发展为精神深层次,空有靓丽外壳的建筑、历史文物难以长时间维持旅游者的兴趣,因此为了提升顾客对于旅游的满意度、回头率,促进福建土楼文化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游客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感官系统着手,构建一个让游客能够深度参与的旅游路线,其中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参加客家节庆日,以及将建筑资源和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民宿开发[3]。福建土楼具有浓厚的客家文化气息,是感受客家文化重要场所,其中客家节庆日等风俗更是历经客家人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实践积淀形成的,一年一度的节日氛围可以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客家文化的精髓。随着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闲置资源再利用观念的普及,我国也日益走上旅游风景区或者重点城市的民宿开 发,民宿不同于具有自主性、便利性的酒店,主要由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接触当地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给游客带来人情味,满足年轻消费群体推崇的自由空间。通过入住福建土楼,从饮食、生活习惯、语言、服饰等多个方面直接感受客家文化,实现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有效连接。其中永定现存土楼2万多座,且多数为闲置民宅,为民宿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去年,永定的土楼民宿经济收入已破1500万元,并带动600多人就业。因此土楼民宿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助推当地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福建土楼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建议
 
  福建土楼建筑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产物,能够体现客家文化特色。对此要实施完备化的保护方案,使生产发展成就文化保护的目标,让其在现代化经济中熠熠生辉。福建土楼的文化旅游式开发是将活态化地保护与持续性地利用结合,通过观光式旅游和深度体验取得了相应的收益,但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共享经济带动下的民宿化运营过程中避免和解决入住安全性和管理标准化的 问题、如何将客家文化资源、福建土楼建设特色与游客需求更好地深度结合起来,设计更具有特色的旅游路线等,针对福建土楼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议。
 
  (一)保护重于利用,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福建土楼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保护的关注度应该大于利用,对社会效益的追求大于经济效益。第一实行扎根性保护。福建土楼保持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一直是客家人的生活场所,形成一种人文居住环境和住宅建筑,以人为主体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注入创造力和活力,具有文化气息。因此它不能像一般的传统建筑进行封闭式保护,杜绝与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福建土楼具有自身的生存环境,是一种活化的文化遗产, 必须与人结合起来,发挥主体的价值,深深扎根在其形成环境中,才能让它永葆生命力,实现可持续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可以将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参与土楼保护。第二实行原真性保护。对于作为文化遗产的土楼,首先要确保它的原真性。真实性是进行遗产的科学研究、保护与修复规划及登录与管理的依据,也是持续吸引游客和产业化开发的基础。这就要求福建土楼及其周围环境均真实、完整地保存着历史原状。由于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不同于其他材料的建筑,应当充分考虑土的特殊性,对有些损坏的建筑应当严格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修复,实现在风格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结构等方面均保持历史的真实性。不仅是土楼的内部设计,包括土楼周边环境也应尽量确保其原真性,妥善处理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制定旅游路线,深度体验大于浅层观光
 
  文化旅游开发不仅重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也突出游客的体验感受。体验经济是一种建立在顾客充分参与和感受基础上的经济,它更加注重人的感性需求,对游客的主动参与度也有更高的需求。将当地的特色资源和游客需求结合起来,既能充分挖掘资源的潜在效益,又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加回头率,形成口碑[4]。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再现的场所和空间,其渗入到客家人民生活、工作的细枝末节中,游客通过静态的客家文化物质载体和动态的与客家人民的近距离接触,可以深度了解客家土楼背后的故事内涵、文化形成的原因和相关的文化典故,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更好地进行传承和保护等。因此深度体验式开发是客家文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一种最佳方式,其中民宿是一种将 资源和需求结合的有效方式。借助土楼建筑,形成特色民宿。在此民宿主要是指由不同乡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在政府的支持下,共同组织的一种接待游客,具有不同特色的家庭式旅馆。民宿的诞生可以更加直接地融合当地的客家文化,丰富人们的交流方式。在民宿的带动下,各地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内涵,加深人们对当地文化的认识。与普通的宾馆住宿存在很大差异,民宿主要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采用特殊的经营方式,为游客们创造更加亲切、轻松愉悦的居住环境,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典型、是客家人民长期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一种文化表现,通过土楼的保护和开发,进行民宿开发,对建筑空间内进行特色装饰,让场所内的每一个细节向游客传达客家文化,被文化气息包围。同时可以通过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优惠政策激起当地人民参与的热情,成为民宿开发的参与者,借助文化节日、文化服饰、客家美食向游客解说客家文化。但土楼民宿的安全标准和管理无法和 宾馆相比,因此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性,可以制定一套监管标准、建立一支监管队伍,学习酒店的房源安全衡量标准,通过行业协会和政府来进行不定时、不定点的抽查管理,尽可能推动当地民宿开发有效进行。以民宿为代表的深度体验开发让游客在文化需求满足和文化共鸣形成方面获得更多可能性,间接推动客家文化走上保护性利用道路。
 
  (三)利用新媒体,宣传学习大于固步自封
 
  新媒体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逐渐兴起的数字媒体,让用户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内容、信息和生产者和传播者。个性化充斥在思想和行为中,让传统文化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在如今信息爆炸、选择众多的流量时代中不再是一种明智之举,反之则是借助新媒体进行宣传助势,吸引尝鲜者们体验,形成初期的人气和流量积累,但为了长期的持续发展最终还是需要高品质内容的支撑,进而将创意产品、产业的经济效 益和文化效益激发出来。比如电视剧《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一部文艺纪录片,采用汤唯、黄觉等演技派演员,定档于12月31日,与片名相呼应,制片方利用男女之间柏拉图式的理想爱情宣传,吸引了一大批观众,但在播放后口碑急剧下滑,成为影视行业中烂片的典型。从电影行业的案例可以看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没有处理好内容制作和宣传造势之间的关系会导致资源利用的生命周期缩短,无法形成口碑效应,因此在借助新媒体进行创意营销时,也要注重打磨产品内容,通过学习不同地方的开发经验,结合本地特色,形成特色内容,以内容为支撑,进行宣传造势。福建土楼资源开发利用应该在制定完善的旅游路线,保证旅游品质的前提下,从政府和自媒体两个角度进行全方位宣传。第一政府方面可以进行官方宣传和重视,在官方卫视进行广告投放,高度重视游客的初始印象。第二自媒体方面可以是通过微博知名旅游博主,小红书的网红博主、知名旅游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短视频介绍民宿特色和旅游过程和参与活动的体验感受,打造网红民宿、网红旅游地点,不断吸引游客进入福建土楼,进行优质路线体验,以形成“固有”的口碑效应。
 

 
  福建土楼所独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不仅使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而且它还为当地不断创造经济价值。要做好对这“遗产”的“价值”保护工作,需要以产业化的方式对其进行利用保护,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遗产保护三方面的良性循环。因此,正确处理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发展机制,以实现最大的综合效益,才是文化旅游开发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