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昆曲复兴实践与濒危文化遗产保育

文化产业导刊2021-04-22 14:36

     《文化产业导刊》2020第3期

     《白先勇昆曲复兴实践与濒危文化遗产保育》


       作者 :关莹 兰州大学现当代文学研究所

  2001 年昆曲正式成为“口传与非物质人文遗产”,也步入了雷碧玮所说的“吊诡”阶段。“这到底算是为活艺术判了死刑,还是为濒临死亡边缘的老祖宗遗产打进最后一口氧气呢?”成为“活宝”的昆曲虽然在政府、艺术人员、学者等多方力量加持下较之前发展势头更猛,但是在“昆曲热” 的浪潮下真正探寻到一条可持续的路径?还是注入了一剂标明日期的保鲜剂,短暂的回光返照?昆曲究竟应该成为活态的“人文遗产”还是博物馆里玻璃架上摆放的“标本”?白先勇用历时数十年的昆曲复兴探索为这个问题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白先勇昆曲复兴实践与濒危文化遗产保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对文化极其敏感的白先勇就意识到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回旋的昆曲面临的“生存”难题:“然而昆曲的颓势仍然无法扼止。第一线的演员老了,观众年龄层愈来愈高,昆曲舞台呈现也逐渐老化, 虽然‘文革’后,昆曲恢复了表演, 然处在整个急速求新望变的大环境中, 昆曲生命仍然脆弱,处处受到生存威胁,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临的危机,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衔接,使得我们有几千年辉煌历史的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舞台上重放光芒,这是每个关心中国文化的人不得不深思的一个命题。” 昆曲无法从内部实现更新迭代,“舞台—演员—观众”三位一体的循环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存在问题:舞台演绎缺乏创新,昆曲演员老龄化,中青年观众缺位,很难实现整体上的有机循环和更新,必然走向艺术体的老化和衰颓。内部脆弱的昆曲面对外部冲击更是不知所措,在新世纪外来文化的影响下, 很容易在多元文化阵营中产生同化现象,丧失原本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化性”,而这“异化性”恰恰就是文化认同的根基。
 
  白先勇面对奄奄一息的昆曲,开始了漫长的昆曲复兴探索之路。从多重借用昆曲元素创作小说《游园惊梦》开始,“为逝去的美造像”,通过小说传承昆曲古典雅致的精髓,让更多读者感受到传统文化在新载体上迸发出的“美”的力量,吸引更多人加入复兴昆曲的队伍之中,合力之下将同名话剧《游园惊梦》搬上舞台,让昆曲在立体舞台上完美呈现。随后思想愈发成熟,经验愈发丰富,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陆续登上舞台, 翻开昆曲生命之书的新篇章。这次拯救行动,并不仅仅扭转了昆曲的颓势, 实现了昆曲坚守传统实现现代转型的“保育”工作,更是为与昆曲处境相仿的濒危文化遗产在市场化运营和海外传播方面提供参考路径,使其在完成现代转化后能够顺利“走出去”, 即走遍全国,走向海外。

白先勇昆曲复兴实践与濒危文化遗产保育

 
  在万物具新的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元媒介打破了时空界限,让整个文化系统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也同样改造了人们的文化思维。昆曲如果难以顺应时代潮流,依旧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运营,终究会被流行文化所替代。白先勇面对昆曲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在制作新编昆曲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意识,并对各方面效益进行明确划分。首先,白先勇明确了受众定位, 即“二十一世纪的观众”,特别是大学生观众。因此演出多以高校为依托,无论是国内的北大、厦大、浙大、成功大学(台湾)等,还是海外的美国四大高校等,都将观众精准锁定,在剧情和舞美设计也偏重于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虽然这种受众定位以及演出模式难以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但对于观众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传统昆曲观众缺席或流失的窘境。在复兴昆曲的海外传播中仍存在一个问题: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海外观众们,观看中国传统戏剧表演依旧会存在隔膜,这种隔膜不仅来源于语言,更是来源于文化,如何打破这种壁垒,更好地实现昆曲的海外传播呢?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拉近昆曲与海外观众的文化距离和情感距离,在内容处理上以“情”为主,更加贴合于西方的浪漫主义倾向和传统。在舞台呈现上也更加贴合西方的审美, 同时借助现代投影技术,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剧情。总体而言,借由对内容和舞台的处理拉通双方的审美共识,在共识中产生文化认同,引发情感共鸣。共鸣产生之后,白先勇再用昆曲独特的唱腔、舞蹈、音乐让海外观众感受到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传统东方魅力和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使昆曲之美深深印刻在脑海中。其次,白先勇也注重市场化的宣传推广。白先勇痛心于昆曲演员老龄化导致昆曲艺术传承中断的问题,因而着重培养新人演员,让老一辈资深的昆曲艺术家亲自上课,手把手教戏。同时白先勇将这些青年昆曲演员塑造成昆曲明星,并以明星方式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拉近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海外的宣传更具特色,白先勇借助华文媒体和英文媒体对活动的双重宣传预热,锁定不同目标人群的同时,兼顾不同受众的喜好和习惯,将演出的相关信息、媒体见面会的预告、电台的专访、演员的海报等等多方面的讯息悄无声息地渗透到观众的生活中,达到精准引流的效果。白先勇成功的国内文化市场宣传为海外宣传提供了参考的经验和策略,反过来,海外口碑的建立也助力国内的宣传,引起国内市场的关注,两者相互促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白先勇虽然采用了市场化的运营方式,但并不彻底,如美国巡演中,在纯商演的模式下,白先勇不参与分账,真正的收入均归剧场,戏班的收入主要依靠赞助。这样的模式正好贴合于白先勇的原则:“商业演出是营销手段,展示昆曲艺术才是根本目的。” 能够保证演出质量的同时,又能达到宣传的目的, 从而更好地“走出去”,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白先勇昆曲复兴实践与濒危文化遗产保育
 
  白先勇的一系列昆曲复兴探索不仅让昆曲这个“活态标本”打破了博物馆的玻璃罩,跳脱出中国的文化遗产,成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更为濒危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提供参考路径。即保育与革新并重,保育并非“全盘保留”,而是要继承超脱出时空的经典部分和美学质素;革新也并非是“全盘否定”和“另起炉灶”, 而是要移除掉不符合时代精神的元素, 增加现代科技因子,实现传统美学与现代审美意识的接轨。本土与海外接轨,不仅要让文化遗产在中国具有社会认知度和文化认同感,成为“一家之美”,也要积极拥抱全球化浪潮,“走出去”同海外接轨,在多元碰撞下打磨淘洗下更具“异化性”,从而树立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认同,升华为“世界之美”。运营和传播模式的转变在整个“挽救”工程中也至关重要, 白先勇在运营中将商业性和公益性相结合,对于其他文化遗产来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两者的比例。传播模式的转变也需要紧密联系市场情况和整体运营模式,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辅以新媒体的传播平台,让濒危的文化遗产更具号召力和影响力。
 

白先勇昆曲复兴实践与濒危文化遗产保育
 
  参考文献:
  [1] 雷碧玮 . 物质与非物质之吊诡:昆曲在海外的保存与发展 [J]. 文艺研究 ,2009(06)。
  [2] 白先勇。一个人的“文艺复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3] 吴新雷 , 白先勇 . 中国和美国:全球化时代昆曲的发展 [J]. 文艺研究 ,2007(03)。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