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从永定河到钱塘江——第二届文脉中国50人讨论

时间:2020-06-24 16:12来源:文化产业导刊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导刊》2019第4期

  《从永定河到钱塘江——第二届文脉中国50人讨论》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团队提出并发布“新文脉理论”,其核心是“文脉:共识、场景、资产”一体三位,其主旨是“以始为终、知行合一”,构建了全新的文化产业理论范式。基于“新文脉理论”,发起“文脉中国50人论坛”。旨在汇聚一批学术领袖与高端智力,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持续鼓而呼。第一届文脉中国50人论坛于2018年8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第二届文脉中国50人论坛于2019年8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举办,主题为“从永定河到钱塘江”。本次论坛恰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新时代元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顶层设计的重大变革赋予了文脉中国研究更高更广更深的时代意义。本次论坛分为主题发言和圆桌论坛两个部分,“中经文化产业”联合中经云端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直播。
 
  主题发言环节,论坛邀请文脉中国50人论坛秘书长、钱塘江文化大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著名文化学者于丹,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巡视员马盛德,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文创中心主任王岸柳,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陈建祖、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曹光哲,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范建华。
 
  圆桌论坛部分以“圆桌论坛:诗与远方的思想盛宴”为主题,金元浦教授主持圆桌论坛。圆桌论坛邀请到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教授、人民日报人民智库区域发展部主任周中华、博众书院创始人李林林、金石滩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永喆、洋集团河北公司总经理高峰、《中国符号》项目总导演赵建华、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旅游研究院院长雷海粟、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合伙人卢常福。论坛嘉宾就旅游产业统计难、文旅投融资难以及文化和旅游关系等三大复杂问题,从自身实践角度进行了回应和探讨,对旅游产业繁荣吗、文旅投融资方向何在、如何寻找文脉中国等问题进行了互动讨论。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文脉中国50人论坛秘书长,钱塘江文化大使
 
  三势共潮,数千年文明塑成的钱塘文化
 
  钱塘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最为灿烂辉煌的文化代表(良渚文明)之一,也是中国地域文化里最具活力的文明形态。钱塘自古繁华,文脉绵长。延续千年的钱塘江文化,在“江”“河”和“海”三大势能持续的激荡里,孕育出勇立潮头、大气开放的弄潮文化和浙江精神,以及由“江南风雅”-闯荡天下-雅潮和鸣的钱塘新境界。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每个城市都不缺故事、不缺历史、不缺文化,但现今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几乎都遭遇了“千城一面”和“如数家珍”资源魔咒的危机与困境,这些问题出现的本质在于没有挖掘当地独特的文脉。何谓文脉?文脉是“千流一源、万法归宗、理一分殊、一以贯之”,是“因文化地的历史主线和与时俱进的当代创为”,但文脉需要按照城市的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求重新被解释,因此金元浦团队提出新文脉是“在新的当代城市变革与竞争中一个城市有历史承续而来的新的文化主线与文明之魂”。新文脉是发掘、激活、变革和新创。
 
  钱塘江文化是江河海三势共潮,是历史赋能、天地赋能和时代赋能。钱塘江沿岸物产集聚、人文荟萃,这是聚气养财,江之大势;大运河上下通达、家国一体,这是自天而降,河之远势;连接海洋,海丝之路、与时俱进,这是一湾天与,旺海强势。在中国历史上,同时具备这三大势能的,唯独钱塘江流域。这三“势”共“潮”,是理解泛钱塘江流域1500年来,一直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版图中保持领先的文化密码。这就是钱塘江文化的魅力之源。
 

 
  于丹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著名文化学者
 
  河润古今 大都永定
 
  “一城一河:滋养城市文脉,赋予都市灵性”,永定河作为北京的母亲河,见证了北京的发展与传承,化育了北京文脉。“河润古今”,从元朝开始北京就是中国的首都,从辽金到今朝,一千多年来永定河都滋养着这座城市;“大都永定”康熙帝(1698)将这条河流命名为“永定河”,这是对这座城市的祝福,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风云和使命,能够超越风云完成使命就是大都永定的内涵。今天,北京已成为国际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将北京建设成全国文化中心,永定河文化应承担起更高的责任,更好地发挥价值。
 
  永定河文化的遗产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山水人和:永定河的自然法则与生命节律。永定河有着四季分明的北方节奏,四季节气有着不同的仪式习俗,母亲河如约而至的节令唤醒,让人们足以触摸到百万年前的生命节奏;第二,文脉滋养:山河精神与灵性的颂扬。一条河串起文脉,无非是河流滋养的人的命运故事。永定河涵育诗词名家、文学巨擘,也启发现代作家创作灵感;第三,多元融合:北京根性的文化信仰。信仰自然、敬重万物,永定河边信仰自古有之,皇家和民间信仰融合,永定河更见证了大一统的国家文化信仰融汇贯通;第四,心灵安顿:留住都市乡愁。守护青山绿水,涵养首都生态,通过“溪流-湖泊-湿地”连通的湿地系统减弱热岛效应,提升城市环境的舒适度,为北京市民提供家庭游玩、心灵休憩、留住京味乡愁之所。
 
  永定河的文化要以它独特的历史内涵为基础,以品牌化为核心进行传播,整合各种资源,塑造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来唤醒大家对母亲河的乡愁,打造永定河的闪亮名片。
 

 
  马盛德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巡视员
 
  文化旅游与非遗保护的深度融合
 
  旅游业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尤其是管理层面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其中挖掘非物质文化 遗产成为重头戏之一。文化建设需要与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重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有效对接和深度合作。推动文旅融合,需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挖掘文化遗产深层内涵与价值,让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领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中国开展以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这个计划在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110多所高校开展,这是非遗保 护工作中重要成果,是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各地也在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与非遗保护的深度融合实践。
  在各地开展的文化旅游与非遗保护深度融合实践里,有推进比较好的地方,但大多数地方还存在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文化特色问题。“文化是要抓住特色的,特色是唯一的。”
 
  关于城镇化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到大自然,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讲话为我们整个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理念。只有我们坚持这样的发展理念,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尊重民族文化,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律,非遗保护和文化旅游发展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一定能够取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王岸柳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文创中心主任
 
  从“逆势批判”到“顺势赋能”——文脉中国的案例实践与十年计划
 
  新文脉理论是一个产业的理论、向前看的理论和幸运的理论,它以历经十年的大量田野实践和研究为基础。从整体上,城市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趋势,即物理城市必然走向文化城市,而文化城市建设必然要找到因文化地的文脉,打造共识-场景-资产三位一体的产业闭环。这就是新文脉理论的核心所在。新文脉理论在与各地政府、企业探究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挖掘文脉为区域顺势赋能是推动文旅融合的最佳途径。
 
  新文脉理论在一些城市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案例一北京:全国文化中心。通过北京文脉的挖掘,提出“一城三带”的文化提炼,“一城三带”指的是“北京老城、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其中北京传承千年的“北京老城”的优势就在于“格局之美、见证之丰、礼制之雄”,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各方高度认可。案例二浙江:文化解码。将钱塘江文化解码为“三势共潮”。浙江省文旅厅提到“文化解码是浙江文旅融合这盘大棋的一号工程”,这表明地方急需文化解码,而新文脉理论在解码钱塘江文化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案例三广西:“老、少、边、山、海、寿”6大文脉战略。将新文脉理论与广西实践相结合,提炼出广西省六大文脉,得到广西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目前已经和广西相关部门的达成“文脉广西50人论坛”合作意向,这是全国第一个省域文脉论坛。案例四云南: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且已形成共识,为特色小镇构建了“特色”的理解框架,即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主体特色,云南文脉的传承弘扬,很大程度孕育在这三个特色之中。案例五内蒙古:文化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份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党中央支持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国其他省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新文脉理论和文脉中国计划可以跟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结合在一起。我们 提出鄂尔多斯的牧业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着重大价值,是华夏文明重要起源地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模范地带、西北民族融合团结核心地带、内蒙民族精神信仰神圣地带和内蒙古当代经济建设热点地带。案例六河南:老家河南。华夏文明,洛阳知行,“知”,洛阳是中华文明理论发源地和实践主战场;“行”,当下的行是以洛学书院为载体来实践。理论上中国每个县都应该有一个历史书院,三千历史书院文化赋能并连锁这是一个巨大的价值,这是新文脉理论和文脉中国计划重要的关注方向。
 
  新文脉理论及其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性构成,新文脉理论的十年计划,拟通过推进文脉中国50人论坛、打造文脉中国地图、设立文脉中国研究基金等方式推进新文脉内涵的丰富和实践的落地。“惟土有财,于斯为盛”期待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在未来能继续相聚在50人论坛,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希望到2029年有100%的省份,50%的地市,20%的区县有文脉中国的研究覆盖和产业触角。
 

 
  陈建祖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
 
  云上晋中,晋中文旅数字生态系统
 
  “乔家大院5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体现出晋中乃至整个山西文化旅游还停留在门票经济时代,管理粗放、服务意识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体验差、文化旅游满意度和美誉度差等问题比比皆是。这次乔家大院被摘牌,就是对晋中文化旅游业的警示,更是对同样在90年代起步的一批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当下发展的警示。
 
  “云上晋中”项目就是通过科技赋能,推进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互联网思维构建文旅新生态系统,推进资源数字化、数据分析工具化和全域全程生态化。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拥抱互联网,拥抱高科技,通过科技赋能完成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调整和提档升级,告别“门票经济”的老路子,啃老本的管理方式和运营模式必然走向失败。只有拥抱互联网和科技,才能链接当下的主流消费群体,推动产业发展。
 
  “云上晋中”这个晋中文旅数字生态系统,主要通过资源数字化、数据分析工具化来实现全域全程生态化。资源数字化即建立数字数据库,多维度采集数据,使得文旅要素(游客、时间、目的、交通、住宿、美食、购物等)数据化;数据分析工具化即通过数据沙盘,打造分析工具,根据沙盘数据,智能规划全新旅游路线和文旅产品,创立旅游新标准,促使文旅产业资本化、项目社会化和金融化;首创文旅全域全程生态系统,即构建旅游资源全要素整合生态系统,实现全区域、全流程数字化,打造线下和线上无缝结合的系统,产生更大价值。
 
  通过“云上晋中”系统,以期实现晋中文旅产业数字化管理,推进晋中乃至山西全境文旅产业的转型换代,实现弯道超车和产业全面提质升级。
 

 
  曹光哲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原总编辑
 
  老少边山海寿
 
  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广西是个好地方,山水秀丽雄奇,民族风情独特,文化多姿多彩。”广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文化旅游业却发展相对缓慢,匹配不上所拥有的资源禀赋。遥远的广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除此之外别的并不突出。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西文旅发展,基于新文脉理论对广西文脉进行了重新梳理,确定了“老少边山海寿”六大文脉战略。第一,“老”是革命老区,更是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二,“少”是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有12个世居民族,拥有多彩的民俗文化;第三,“边”是独特的边关文化,广西有陆地边界和海上边界两条边界线,拥有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有着目前最古老最悠久的边界碑;第四,“山”是神奇的山水文化,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广西有着全国最大的地下河系统;第五,“海”是丰富的海洋文化,北部湾地区,雷州岛、红树林,还有中华白海豚;第六,“寿”是深厚的长寿文化,老少边山海这些都是自然人文,而自然和人文共同形成了广西独特的文化——长寿文化。
 
  当下,长寿广西正在打造之中。全球共有15个“世界长寿之乡”,中国占12个,广西有4个。 虽然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全国排名25、26左右,但广西人民的幸福指数却很高,长寿人口特别多,这是独特的也是值得挖掘的宝藏。广西六大文脉的核心就在于寿脉,但如今将文脉广西转变成广西文旅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中间需要一个大的跳跃,“千城一面”和“如数家珍”困境在广西很普遍,文脉广西和广西文旅之间的产业路径在何方?这是未来思考的重点方向。
 
  新文脉理论对广西文化实践与项目开发给予了启示。第一,花山:中国岩画之都。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遗产,如何将这个资源产业化?我们发现花山的共识是民间信仰,基于共识,场景可打造成民间仪式场所,最后形成花山部落资产。第二,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武帝时代开辟,始发港就是合浦,这里有一万座汉代墓。我们挖掘出合浦共识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场景可打造成汉代港口城市生活,形成合浦古港资产。第三,湘江战役:红军长征的悲壮史诗。湘江战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关键,今年是湘江战役8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建设中国第一个红军长征博物馆。基于此,可以打造红军长征体验营的场景,形成红军长征文化公园资产(长征干部学院、红军长征研学旅行基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湘江战役烈士纪念林)。
 

 
  范建华
 
  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
 
  传统村落保护与美好生活空间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里强调“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从“村容整治”到“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追求。
 
  村落,正是我们实现美丽家园和美好生活空间建设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正是我们实 现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的向往所在;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我们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结合,打造“生态宜居”、打造美好生活空间的价值追求“。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基础,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文化之根,乡愁之源,更是乡土中国的最小社会细胞,又是中国乡土文化的孕生之地和传承之源。
 
  从2012年迄今,中央有关部委下发一系列文件,强力推进保护传统村落工作,2012-2018 年间,全国分五批公布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共有6799个(其中云南709个),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而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着力处理以下几组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好保护传统村落与美好生活空间建设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村落建设应切实与当地人民生活相关。第二,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特色化与标准化的关系问题,中国传统村落形成发展过程中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地理空间、人文历史,因而形成独特的环境空间布局。不能用标准化模式来替代和抹杀其特色化。第三,正确处理好“家园建设”与“产业载体”的关系,要保障好“我者”的家园这一根本性前提,而不是把“我者”的精神家园,变成“他者”的“客栈”与“酒店”。第四,正确处理好“生态宜居”与“面子工程”间的关系,是使乡村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云更白,而绝非是面子工程式 通电通水通路,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刮“白墙”、画“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