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智能文创: 数字文化产业的前沿地带

时间:2021-05-17 15:27来源:文化产业导刊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导刊》2020第5/6期合刊

     《
智能文创: 数字文化产业的前沿地带

        文丨 蔡尚伟 周澄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摘要:智能文创是智能经济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中的新生事 物,通过将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与传统文创产业相结合,满足 人的文化需求,体现人类文化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 智能经济发展,先后颁布多项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智能经济下文化 产业的发展,智能文创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智能文创伴随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技术的拓展为智能文创的呈现提供 新的表达方式,智能文创在不断地延伸中提升人类文化的包容性。
     
       关键词:智能文创;智能世界;智能经济;文化产业


  在我国大力提倡文化产业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和文化产业的交叉为智能文创的形成与开发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人类对于精神生活更高的追求为智能文创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当下的中国文创实际处于传统文创、数字文创与智能文创三浪叠加的时代,世界早已进入智能经济时代,中国的智能文创事业才刚刚起步,当前更多停留于数字文创阶段,尚余广阔的发展空间。智能文创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当前新冠疫情背景下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传统上对世界和人定义的扩展,反映了其对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和对永恒的追求。
 
  一、智能文创的定义与属性
 
  “智能文创”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和社会经济现实的发展而发展。自其地位来看,作为文创产业的新生力量,智能文创在国内刚开始兴起,而大量学者的研究集中于数字文创领域。自特征来看,智能文创具有产业属性和公益属性两个方面,其社会功能反映出它在本质上对人类内心需求的接近,体现了未来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智能文创的定义
 
  从历时角度来看,“智能文创”的概念自其兴起以来经历了若干发展与演变。数字文创的兴起是智能文创的预备阶段,换言之,智能文创是其高级阶段。数字经济在经历了从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到计算机物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今天已经进入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的新阶段。未来的文创产业既非既往理解的“数字文创”,亦非资本来快速催肥大量文创公司,而是智能文创。自传统文创开始,如若向前一步,将文创产品与服务在线化,即进入数字文创模式;将数字文创模式下获得的在线数据用于算法分析,形成算法决策的反馈闭环,文创便由此走向智能化;于智能化基础上再加上网络化,形成点线面体的协同效应,便形成“智能文创”。
 
  智能文创是基于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上更高层次的需求,基于数字与人工智能技术,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充分结合资本和科技赋能,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等方面的经济文化活动。智能文创是对文创产业的全面数据化升级,主要包括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人工智能艺术和文字创作、人工智能观展、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与数字文创相比,智能文创更加凸显了文创与科技和资本的结合,其中拥有更多的人工智能因素,未来可能会加入更多超人工智能的因素。目前,智能文创在实践上已经有所突破,正期待朝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智能文创的属性
 
  智能文创具有两面属性:产业属性和公益属性:一方面,智能文创因其巨大且紧迫的市场,反映着文创产业发展与人类文化建设的现实,此为其产业属性;另一方面,新的社会条件也给人类机会来重新反思文化的机会,因而智能文创产业也关系着整个人类的命运,反思当前社会的需求,这是其公益属性。
 
  面对社会需求的倒逼,人类依据历史和现实对未来进行预测和期许,在此基础上规划和展望智能文创的前景,研判人类的文化需求的内容和进一步的延伸的方向。
 
  智能文创发展背后的总逻辑实际上是人类文化发展和传播。换言之,就是将人类现实和潜在的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动力,引导人类科技进一步地发展,通过文创产品的形式去满足这些需求,因而智能文创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需求满足模式。
 
  二、智能文创的发展背景
 
  智能经济的发展引起全球各国与地区的关注,为文创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途径。我国也颁布了一系列的规划支持和促进智能经济与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及沿线国家经济升级转型的迫切需要,为我国智能文创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可能 [1]4 - 5;新冠疫情冲击了传统经济行业,但也因此为智能文创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智能文创: 数字文化产业的前沿地带
 
  (一)全球新经济与我国文创产业发展
 
  智能文创从传统的文创产业自然延伸和独立离不开智能经济的发展。这是其背景和条件。“智能经济”(intelligent economy)一词最早出现在 2019 年 10 月 20 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李彦宏的发言,之后在 2020 年正式出现于《智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一书中,其概念正式形成。李彦宏对智能经济的定义为: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基本坐标,以物理设备、电脑网络、人脑智慧为基本框架,以智能政府、智能经济、智能社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经济形态。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推进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开始重视智能经济背景下文创产业的发展,其中特别强调人工智能的因素。为此,习总书记多次于其讲话中谈到大力发展智能经济和人工智能的要求,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并支持推动智能经济下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结合人工智能使文创产业快速发展。
 
  (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面对前瞻性的政策条件,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在世界和我国的不断发展,智能文创的发展拥有了强有力的支撑。智能经济下文创产业的技术可以分为使能技术、应用技术和终端设备技术三类。使能技术指通用的基础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人机交互、视听觉技术、空间及情感等感知技术、物联网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技术指各专业技术领域实现层面的技术,包括综合广播宽带技术、智能内容加工处理软件、家庭娱乐产品软件、动漫游戏引擎技术、智能艺术呈现技术、广播影视融合媒体直播技术以及文化资源智能化处理技术等。这些技术与文创产业的融合构成了智能创意产业的基础构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创产业内容、渠道和用户的智能化。另一方面,第五代通信技术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的商用化进程,推动大规模的物联网业务,将激发文化产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 [2]133。我国智能文创的发展在现实中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智能文创迅猛崛起的原因
 
  智能文创是基于“人”的创造,反映了人的感官、意志和需求。马克思认为,人类感官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恒久的现实”[3]237。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感觉和感官的延伸,相当程度体现着“社会中的人”本身功能的扩展。因此,智能文创发展的动因可以从智能世界的形成和发展、人类在物质和精神需求上的永不满足以及人类对永恒的无限追求展开探讨。
 
  (一)技术进步催生智能世界
 
  世界范围的智能时代开始于 20 世纪下半叶人工智能的发展,于近年开始爆发,真实原因在于互联网提供海量数据,从而为一直困扰人工智能发展的难题提供解题办法。既往研究人工智能的科学家们所使用的方法为鸟飞派,自仿生学角度思考,认为机器若有智能,就得像人脑一样思考,故而设计各种算法模拟大脑的思考过程,但屡试屡败。后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弗莱德里克 ?贾里尼克(Frederek Jelinek)于研究计算机语音过程中切换思路,不再试图教会电脑理解人类的语言,而是将大量语音数据输入电脑使之进行快速匹配。数据量与计算机的识别能力正相关,由此打开将智能问题转换成统计学问题的思路。互联网让数据量以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的水平也就伴随数据量的增长而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数据并非数字,或者是必须要由数字来组成。数据的范畴远大于此,任何痕迹与记录都可以算做数据。有了数据以后,再经过系统性的真理,就变成了信息,信息再经过更简洁抽象的加工,就变成了知识。数据、信息和知识是层级递升的关系,一层比一层高。人们人类不断通过知识改变世界,而数据就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大数据解决了不确定性,即香农提出的信息熵的问题。信息量与系统的不确定性有关,为消除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信息。信息就是数据的总结和加工,故而数据天生就可以消除不确定性。再者,大数据的强关联性可以替代因果关系,令人与机器能够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此即智能世界的核心。
 
  技术进步催生智能世界是全方位的,包括文创产业在内的各方面都会出现新的变化,甚至整个社会人群都会出现重大的分化。颠覆性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它比前三次技术革命更加彻底。过去,机器只是替代人的手,体力劳动者能够转变为脑力劳动者。但到智能时代,机器替代的是人的大脑。
 
  智能世界的到来要求文创产业学会利用大数据和机器智能。既往三次工业革命最先受益的那一批人就是和新产业相关的,或者是善于利用新技术的人。当别人都在犹豫观望的时候,文创产业如果能够勇敢投身到技术革命的大潮里去,便能够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人类精神需求“永不满足”
 
  一般说来,物质层面的满足能够促使人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懒惰、贪婪是大多数人身上无法抹去的劣根性,但人类的进步也许就在于此。没有这种“恶”的杠杆,生产力也很难向前推进,人类社会很难发展。人类的懒惰驱动了人类对更先进工具的需求和发明,它们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类将解放出的这一部分生产力用于精神层面的需求。然而,人类对精神生活的这种需求也是永无止境的。在获得了某种精神满足又会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更“贪婪”的精神需求,例如喜新厌旧、好逸恶劳等。这些“追求”,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也许是道德上的不完善,但从人的位置和类属的角度来说,恰好是推动人类不断的进化成更精致的人、更高级的人的一种动力。那么面向未来,人类还会有更多的精神欲望,这是人类精神发展的根本方向。
 
  (三)人类对永恒的无限追求
 
  在物质世界中生活的每个人都面临一个“百年”的问题,即人们的肉身都会遵循生物学的规律而烟消云散,归于洪荒。本文认为精神也如此。物质世界中,人类精神的存在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个鲜活的人,对“我”的意识非常清晰,在其中感性、理性和灵性相互交融。这种意识构成自己的意识流,能清晰地捕捉,却无法呈现。但在智能世界却不尽相同,因为智能世界是以具有永久保存特征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生物意义上的永恒存在,人类无法达到,自我循环的精神也必将随着肉身而消失,但人们的虚拟存在却一定永恒,因为它可以无限复制、无限生长。广义上讲,任何生命的根本需求在于生存和发展,进而期望延续和永存。这也是作为智能的人生存的空间——智能世界——建构的内在动力。
 
  四、智能文创技术前沿:
 
  人工智能网络化及其现状智能时代的到来标志人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机协作机制实现智能文创业绩的胜出。人工智能让机器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主要使用的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用大量的训练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算法,使之做出判断。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来自多元途径,当人工智能接入信息网络,便可使用其他人工智能系统生产的数据,亦可将自己生产的数据提供给其他人工智能系统使用。此时,人工智能便联结为协同工作的网络,即人工智能网络化。
 
  人工智能网络化的本质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不仅可以自行设置,也会接受别人的设置,而这种设置有时甚至难以察觉。人们不知道自己的数据会被哪些人工智能拿去做了原材料,也不知道这些人工智能又和哪些其他的人工智能发生了关系。虽然这些联结在一起的人工智能,会提供更强大、更便利的功能,但带来的变化也是难以预料的。
       
       多个人工智能的协同工作能够涉及几个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其人工智能系统却能完美配合起来。也许有朝一日,文创产业等内容创作领域将会被人工智能占据。少数智能文创企业会以他者远不能及的速度生产出大量内容,从而全然占据其目标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
 
  当内容可以用人工智能大量生产的时候,显然会导致这些产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这会让这些领域的创作者们难以维持生计,不得不离开这个行业。那些留在这个行业的人,也只能大量生产粗制滥造的内容以量取胜,而非精雕细琢;因为只有以这种方式,才能在和人工智能的竞争中勉强获得足以糊口的报酬。这会进一步导致信息过剩,破坏创作的生态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和日本都认为,如果是人类以电脑为工具生产的内容,那么它就可以看成是著作,享有著作权。但如果人的作用只是按下一个按钮,剩下的工作都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那么则不算著作。而英国在 1998 年修改了著作权法,认定后一种情况也可以属于著作。也就是说,对计算机创作的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仍然存在争议。
 
  人类最初拟订著作权法时,没有考虑过某个企业会垄断数百万种作品的情况,这是在人工智能出现后才会出现的新的可能性。按照目前的法律,智能文创衍生作品很可能不受保护。这对内容创作者而言是个好消息。
 
  结语
 
  智能文创是在智能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和文创产业相结合的新产物,它的基础是当前发展的数字文创。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文创必然向智能文创发展,目前智能文创已经开始有初步的实践。智能文创不仅满足了人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也促使了对人和世界新的定义,这些是其发展的动因。智能文创在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方面也有重大作用,在推动国际交流方面亦存在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智能文创由其作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文创产品的特性,其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也能通过深度学习,促进智能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文创产品的不断更新,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进而实现良性循环。尽管智能文创目前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思考也能进一步延伸智能文创的功能和价值。当前智能文创的发展,一方面要把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一方面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实现创新。此外,还可以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扩展中国特色的智能文创的海外传播和交流。总而言之,智能文创是目前我国文创产业领域发展的热点,它支持了国家在文化领域的建设倡议和战略,能够带给文化领域和产业领域新的发展和前途,满足人们进一步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的包容性。

智能文创: 数字文化产业的前沿地带
 
  参考文献:
  [1] 蔡尚伟 .“一带一路”蕴藏的文创机遇与挑战 [J].新闻研究导刊 ,2015,6(20):4-5.、
  [2] 杨晓东 , 崔莉。疫情防控形势下加快激发数字文化产业新动能 [J].社会科学家 ,2020(01):132-136.
  [3] 马克思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