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视角下民营表演艺术组织运营管理创新发展研究

时间:2020-11-04 14:01来源:文化产业导刊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导刊》2019第6期

     《
 文化产业视角下民营表演艺术组织运营管理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
宁鑫  北京舞蹈学院


  摘要:在文化产业的快 速发展进程中,对文化艺术 生产团体的管理工作不容忽 视,文化艺术管理是文化产 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有 效的艺术管理措施可以对表 演艺术团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进行全方位的操控,以帮助 表演艺术团体能够在呈现艺 术内容时,达到预设的、最 佳的理想目标。本文将立足 民营表演艺术团体的实际情 况,深入探究,从中提出问题, 并广泛展开如何增强艺术管 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 用,及如何促进表演艺术团 体管理工作的完善化与充分 化进行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艺术管理;产 业发展;民营表演艺术团体
 
  一、文化产业视角下表演艺术组织发展现状
 
  (一)表演艺术组织发展的社会 背景
 
  进入 21 世纪,我国社会快速发展, 社会中的各个群体与组织都在新时期 的影响下出现了全新的发展趋势。特 别是在国家高度重视、政府大力支持、 社会资本的关注下,文化产业近十年 正呈现着快速发展趋势。其中,表演 艺术组织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 生力军,正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目 标,处于全新的转型时期。在文化体 制改革和演艺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 下,各类演艺机构也面临着诸多机遇 与挑战。
 
  (二)表演艺术组织基本组成情 况分析
 
  现阶 段,我国表演艺术团体组 织基本由国有艺术团体、民营艺术机 构组合而成,因其团体规模、创作水 平各有千秋,以国家艺术基金为代表 的多维资助体系往往偏重于舞台演出大制作等项目资助,而此时的文化市场环境,为更多处于中小型的表演艺 术组织之运营管理问题提出了挑战。2016 年全国共有表演艺术团体 12283 个,至 2017 年增至 15742 个,在属于 文化系统内的表演艺术团体从 2016 年 共有 2046 个,2017 年仅增长为 2054 个的前提下,不属于文化系统内的表 演艺术团体即民营企业数量有了大幅 提升。可见,表演艺术组织也正大踏 步地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的航线 迈进。
 
  (三)民营表演艺术组织运营管 理工作发展情况分析
 
  就民营表演艺术组织运营管理工 作方面而言,为了更充分地迎接新时 代的机遇与挑战做好准备,各组织正 以充实的工作活力,昂扬的工作志气, 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进程的发展。首先, 在艺术管理工作方面,出现变化最为 显著的就是工作体系的变化与完善, 传统的表演艺术团体会受到大环境改 革和行业转型的影响,传统的团队管 理模式已经处于淘汰的边缘。而这主要是由于艺术类活动工作发展至今,其主要工作内容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 变和突破,在作品的创作生产中,以 往表演艺术团体以主旋律或个人主义 色彩为中心的各项活动,如今已因社 会文化的多元化,经受到了较为强烈 的冲击和渗透。所以,在对表演艺术 团体的管理工作时,更需要扎根于艺 术管理成长的根本需求,融和先进的 艺术管理手段。
 
  二、新时期表演艺术组织运营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展 开,大量的表演艺术组织步入改革浪 潮。改革是一个关键节点,改革成功 会引领企业更加良性发展,反之则有 可能被淘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 度的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 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切实高效率解决 现阶段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着 力构建充满活力、有创造力的表演艺 术团体。
 
  (一)管理者任用中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已将文化产业发展提
升到战略高度,国家在政策、法律、 经济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营 造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致力 于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航向是 清晰的,如何达到预定位置需要方向 舵和航向,舵是文化艺术管理者,方 向是由舵指示的。文化艺术策划人、 经纪人和管理者从不同角度帮助艺术 家创作生产出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 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目前,文化 产业的管理者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在文化艺术体制转型的过程 中,构成文化产业的院团管理者从机构到企业的原领导;二是传统的艺术 管理人才一般直接来自于艺术创作者, 既有属于“艺而优则仕”的领导型管 理者,也有属于很难在专业上发展下 去转而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服务型管 理者;另外一个来源就是被动地从艺 术之外的部门或行业转过来的“交叉 跨界型的管理者”;三是一些私营个 体的管理者,他们既不是文化艺术人, 也非专业管理人才,而是家族成员。 这种管理者的任用状况很不规范。
 
  (二)艺术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进行艺术管理工作时,为保证
其工作的行之有效,需要建立健全一 个相对完善的艺术管理制度,从而保 证对进行舞蹈表演人员的准入、考核 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但是现如今,在 招募舞蹈团队成员、考核舞蹈团队成 员、管理舞蹈团队成员时存在多方面 的明显缺陷,不利于维持表演艺术团 体内容呈现的持续性提高和对当地 文化产业的促进。所以,应规范和加 强艺术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努力实现艺术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 规范化。保证在进行艺术管理工作过 程中有根可寻、有理可依,已经成为 表演艺术团体未来发展中的一项重 要问题。
 
  (三)对艺术管理工作不重视, 持续性不足
 
  由于在一些小型的表演艺术团体 中,负责艺术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是 表演团队中的一员,这也就导致了常 有些艺术管理者只是单纯地把艺术管 理工作当成一项额外的工作来对待, 并不愿意将艺术管理工作占据自己太 多时间,还有的甚至把艺术管理工作 当成阶段性、临时性的事物来看待。 使得他们在针对表演艺术团体,进行 艺术管理的积极性并不高,只是把它 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而要想发挥艺 术管理工作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 就必须要加强对艺术管理工作的重视 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改变在部 分艺术工作者心目中的不正确观念, 让其改变原有观念,接纳先进的艺术管理理念,提高对进行艺术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三、新时期增强表演艺术组织竞争力的策略分析
 
  (一)强化使命担当:正确制定 发展战略规划
 
  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走向下, 表演艺术团体管理工作的转型与更新 已经成为了文化界的重点课题,此时 的表演艺术组织更应该明确自身在文 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定位。而这 一转型是不能仅仅依靠一部分部门和 团体去完成的,只有在一个较为广阔 的层面内,即树立好组织机构内人人 认同的组织文化、使命担当时,表演 艺术活动内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工 作人员才得以高标准参与到其中。抽 选其中的核心人才以组成“产业化表 演艺术团体管理队伍”,从而可以满 足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并结合自 身艺术作品特点,进行更充分的研讨 工作。例如:“开心麻花”的产业发 展主要分为,包场演出、商业演出、 衍生品制作等,从最初的话剧和小品 演出备受瞩目后,探索成立影视公司, 制作影视剧,创新发展了商业模式, 极大扩展了自身的品牌价值。由此可 见,在全方位、多角度探讨表演艺术 团体管理工作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因素 及其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的过程中, 积极制定出新时期表演艺术团体管理 工作发展战略规划,建立起长期的目 标体系和行动计划,确保表演艺术团 体管理工作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 本框架中健康有序的向前推进,并逐 步推进地方文化氛围、文化产业与全 球化的表演艺术内容的相融合。
 
  (二)注重内容为王:作品的品
 
  牌化塑造 将表演艺术引入市场之后。也就意味着艺术作品将面临严酷的市场竞 争,只有打造出一些过硬的品牌,才 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如著名的《大 河之舞》,自诞生以来该品牌一直是 表演艺术界炙手可热的项目,并通过 巡演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踢踏舞 的热潮。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 品牌建设。首先舞台戏剧化,通过一 个大概的情节支撑起了整个作品,由 此形成了一定的情节吸引力,牢牢抓 住了观众的心弦;其次是时尚现代化, 虽然是一种源自爱尔兰民间的艺术, 但是为了适应国际化市场的需要。作 品还是加入了很多时尚元素,如专门 定制的踢踏舞服装、富含激情的背景 音乐等等,都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最后是成功的营 销,《大河之舞》在全世界各地的演 出都是商演,且演出费用昂贵,但是 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多个国家都趋之 若鹜。也就是说,《大河之舞》已经 从一个爱尔兰的普通舞蹈。变成了爱 尔兰舞蹈的标志,并在世界上有着广 泛的影响力,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和其 他方面的积极效应都是难以估量的。 当然,品牌的塑造还需要广大观众的认可、参与来作为评价指标,其知名度、 认知度、忠诚度等还需要进一步量化 探索。再如近年来各地争相开展“印 象系列”演出;河南省的《禅宗少林 音乐大典》,同样也是极具地方特色 的品牌。每年前来旅游的游客数以万 计,而如何将旅游业和其他文化产业 结合起来,以延长产业链。就成了地 方政府思考的一个新课题。
 
  (三)健全人员管理制度:建立 全新的表演者准入、考核制度
 
  为了保证艺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 质量,必须尽快完善和健全表演艺术 团体的艺术管理工作制度,可借鉴和 参考其他社会组织或团体的成功管理 经验,积极采纳先进的团体管理模式, 并结合表演艺术组织的管理工作实际 情况,建立一套适用于自身的管理体 系。同时,还要改变现有的招募演员 的形式,避免“以一概全”,仅以一 技之长就通过申请,从而更建立起规 范、科学的招募程序。充分考虑演出 者自身对团队,以至于对当地文化产 业推动的作用。例如,各地区很多学 校的舞蹈老师都十分关注地方舞蹈的 发展,并主动将其作为自己的科研项 目,一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之后, 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得到当地人民群众对这项事业的认可、关注和支持的程度。当地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 广泛活跃于舞蹈演出、舞蹈比赛、舞 蹈培训等多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拉 近了群众和舞蹈艺术之间的距离,夯 实了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群众基础。 但是,学生们毕竟还处于学习发展阶 段,在直接走向舞台、面对观众、面 向市场时,要注重之间度的把握,一 方面要努力规范参演准则,帮助学生 做好由学员向演员的过度;另一方面, 要保持演出市场健康良性的运转,不 能将过多商业演出的气息给予给学生。 在为表演艺术团体吸收新鲜血液时, 应更为充分、长远性地进行考虑。另外, 在对现有的表演艺术者的管理和选拔 工作上,还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以多样化的衡量条例,定期对进行考 核工作,实现艺术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规范化以及制度化,让明确的规章条 例和规定制度为促进艺术管理工作效 率和质量提供有效保障,以鲜明的管 理机制引导表演艺术团体稳定发展。
 
  (四)规范保障管理过程:增强 对艺术管理工作的保障力度
 
  美国的百老汇文化产业发展走的 市场化道路,文化产业产品都是商品。 百老汇剧目的生产过程可以说从剧本 创作选题开始便进入了市场化的动作 模式。但这类运营管理模式,在我国 仍旧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民营表演艺 术组织应提高表演艺术团体管理工作 的保障力度,最重要的就是对进行艺 术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监督工作的加强, 只有切实有效地进行表演艺术团体管 理的行为监督和原则监督工作,才能 始终保证进行艺术管理工作者对表演 艺术团体管理工作能保持一份高度的 责任心,真正促使艺术管理工作有利于表演艺术团体的成长和发展。同时,管理监督人员还要注重艺术管理工作 者对于表演艺术活动中的整体性管理, 全面地对表演艺术从业者行为的情况 进行监控,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促 进表演艺术团体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使得表演艺术水平可以稳步提升,从 而为未来以优质文化内容,推进文化 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优化创新管理手段:加强 表演艺术团体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技 术应用
 
  21 世纪,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 作中,互联网信息化等科技技术的应 用程度将越来越高,同时在推动文化 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基于互联网大环 境的网上宣传之发酵作用必然不可或 缺。除了在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过程 中对新兴技术的创新运用,在进行表 演艺术团体管理工作时,也需要应用 一定的信息化科学技术,更好地推动 艺术组织发展,从而修复在进行表演 艺术团体管理工作中各个阶段中出现 的一些混乱性问题。针对这点,工作 人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社会多种多样 的高科技技术,积极实现艺术管理工 作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化,如在艺术团 体内部创立专门的计算机网络,使各 项管理数据更加清晰 , 保障后续工作 中所运用到的大数据分析,更能够精 准地为表演艺术团体内的优缺点趋势 以及文化产业未来需着重发展的方向 进行探究。如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图的《大宋东京梦华》,集合旅游、歌舞的特色产业。其运营组织依托于大数据分析景点设施,打造出与之相应的 歌舞表演。便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 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 在表演艺术团体管理中,必须要充分 引入适当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使科学 技术能够高效地参与到表演艺术团体 管理工作与各项技术应用当中。
 


 
  结语:
 
  现如今,文化产业正蓬勃发展、 欣欣向荣,尽管表演艺术组织只是文 化产业中小小的一环,但确是文化产 业内容生产的核心关键之所在。加强 表演艺术组织运营管理的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范式之外的运营方式,可以 推动文化产业更上一层楼。为更好的 带领表演艺术组织面对新时期的工作 机遇和挑战,我们在面对当下出现在 表演艺术团体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 的种种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改进措 施进行解决,并在未来争取建设更为 完善的表演艺术团体管理工作机制, 借助艺术管理的力量凝聚团队人心、 汇集团队力量,共同带动地方文化产 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