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保护研究

时间:2020-11-04 14:26来源:文化产业导刊编辑:文化产业导刊

     《文化产业导刊》2020第1期

     《
文化产业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保护研究

       作者:
胡郑丽 四川文理学院


  摘 要:我国非遗资源丰富,国家高度重视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在非遗保护初期,我国主采用由政府主导的抢救性、生产性、整体性保护方式。后来,我们创造性地走上了一条文化生态保护的道路。在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今天,非遗的保护仅仅依靠国家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利用非遗的传承社区和传播社群力量来开展非遗保护工作。
 
  关键词: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保护
 
  引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非遗各项制度的顶层设计者,在其公布的多项官方文件中均涉及非遗和社区的概念。早在 198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中就提到了“民间创作来自文化社区”。很多学者认为这份文件中所提到的“民间创作”即后来的非遗。在 2003 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非遗的定义为"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从《公约》中非遗的概念可以看出,"社区"是非遗传承的主体和生存的土壤,非遗的创造需要得到社区的认同并被社区所享用。此外,《公约》中也特别强调"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一词在《公约》中一共出现了 9 次。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 ,“社区”一词出现了14 次,12 条原则中都提到了“社区、群体及个人”这三个关键要素,并且肯定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和权利。由此可见,非遗和社区的关系非常紧密。
 
  在全球化、信息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时代,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如何借助文化产业的春风,成为当下研究的一个方向。
 
  一、社区保护方式的内涵
 
  20 世纪 30 年代,“社区”一词从美国引进中国。最初,它在社会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吴文藻先生认为,社区是指人民的实际生活, 主要包含人民、人民所居处的地域和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三个方面的要素,文化是社区研究的核心。费孝通先生进一步强调,社区的特定性和时空的统一性,它是有着共同社会制度的“地理、精神共同体”。
 
  随着非遗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学者开始将“社区”理论转向非遗视野,学者周星在非遗概念刚刚写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之时,就提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的意义和可能性。”朱刚认为, 社区可以用于整体指代非遗的持有人或主体。李晓明认为,非遗的“社区性”指“非遗在特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共生关系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安德民认为,“社区”这一概念可以与“传承人”相互置换。杨利慧进一步指出,“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中,社区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相关非遗项目的实施和传承的人。”从以上学者的观点来看,他们认为非遗的传承人和社区关系紧密,甚至可以互相置换。与此同时,"社区"理论引入非遗研究也成为国际课题的研究热点,在实践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ACCU)于 1993 年在非遗领域开展构建社区能力的活动,如对非遗进行精确记录、出版音乐资料、建立非遗数据库、举办国际仲裁大会竞赛等等。为了加强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罗办事处从 2017 年 11 月 1 日开始进行为期两年的“埃及保护非遗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涉及多个主题培训,包括以社区为基础的清单制定、政策发展和保护计划的制定等。在理论方面,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分别在 2007 年 5 月、9月和 2008 年 2 月召开会议,围绕《公约》展开讨论,并多次涉及社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关键作用。2018 年 7月 17 日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发掘高等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力”国际论坛上,各国专家学者围绕“大学在以社区为基础保护非遗方面的经验”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2019 年7 月 22 日,在《公约》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培训班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培训师朴尚美、甘米尼 ·维耶苏里亚紧密围绕“社区及社区参与”和“非遗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展开探讨。
 
  (一)社区保护体现出民众对非遗的认同感和持续感
 
  非遗是特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承并享用的文化遗产,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传承群体形成了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和自我身份认同,它们是非遗传承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东西。
 
  “社区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 而应该包括某种相同的心理状态。”非遗社区保护中的“社区”不是一个行政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拥有共同信仰、价值观念,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等事项的“大社区”概念。用社区理念保护非遗,不是简单地将非遗纳入社区,而是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非遗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实践中去,用社区治理、文化自治的方式改变社区群众固有的思维模式, 让他们对自身文化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持续感。
 
  (二)社区保护兼具非遗的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本功能
 
  非遗的“文化生态”功能体现在非遗的生存环境方面,非遗是人类的“活化石”,离开了生存的环境,它们将会成为展示的标本。社区拥有的文化生态环境是非遗生命力和“活态”传承的源泉,社区民众参与自身文化建设,成为非遗的利益相关者,才会更自觉地保护非遗。
 
  1986 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资本的形式》一文中正式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如今,"文化资本"理论成为文化产业领域重要的研究理论,它更多地偏向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双向互动的含义。非遗的"文化资本"功能体现在非遗的资源禀赋方面,作为生产要素开发的非遗资源,一旦介入到产业发展中,就要面临经营权、收益权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 非遗的消费群体悄然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将更广阔的视野放到年轻的消费群体中,创新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方式。
 
  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研究作为资源的非遗,必须兼顾非遗的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本功能。我国正处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旅游区规划融入了非遗的元素,同时, 非遗保护也融入了旅游的因子。在旅游开发中,社区的融入不仅可以实现多种资源的整合,还能带动非遗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2019 年 7 月16 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一批四川省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共计171 个。这些基地以旅游景区和路线为依托,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又一次实践探索。
 
  (三)社区保护是非遗整体性保护的延伸
 
  非遗的理论建设创造性地吸收了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其中,"整体性"原则是这两个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石。从时间上来看, "整体性"强调历史和现在,从空间上来看,"整体性"强调文化事象所处的生存背景、环境和状态。从社区的角度来看,社区保护强调非遗主体的整体性,这个主体应该包括非遗的保护者、传承者、享用者和宣传者。"整体性"保护是一种整体、全局的观念, 它强调非遗对社区民众的意义,强调是否能为当地人带来幸福。学者黄永林和孙佳认为,"整体性原则还体现在对社区非遗事象所具有的历史内涵、科学内涵、美学内涵、情感内涵及遗产相关要素的整体性保护上。"
 
  我国非遗资源丰富,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 40 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从 2006 年开始,国务院分四批次公布了 1372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154 个子项目。截至 2018 年年底,我国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3068 人,非遗保护机构 2467 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100 个,非遗从业人员达到了 17308 人。在非遗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多地出现了"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将非遗的申报工作作为政绩工程一哄而上,民俗类非遗成了"官俗"。地方政府一旦重视非遗的申报, 在短时间内非遗在"数字"和"材料"上会十分"光鲜亮丽"。然而,无论是联合国,还是我国政府建立非遗清单制度的初衷都高度统一,那就是保护非遗,让非遗可以世代相传。因此, 落实非遗保护工作才是重中之重。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共生的地理、文化环境,如果一味地去强调非遗项目的申报,而忽视整体的社区参与, 如此本末倒置终将使非遗失去它传承的意义。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是社区保护的基石,而社区保护是整体性保护的延伸。
 
  综上,非遗是一种活态的、借助人的身体传承的遗产,它具有生命力。《公约》中明确指出"'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因此,要延续非遗的"生命力"必须要保护非遗。从 2004 年正式加入《公约》以来,我国已经在非遗的保护工作中探索出了多种方式。在保护初期,我国主要采用政府主导的抢救性、生产性、整体性等保护方式,后来, 我们创造性地走上了一条文化生态保护的道路。在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今天,非遗的保护仅靠国家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利用非遗传承社区和传播社群来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非遗的生命力就体现在非遗的延续力和创造力,非遗的社区保护很好地传承了生产性、整体性、生态性保护方式的精髓,它是一种以传承人为主导, 以非遗利益相关者参与,主动挖掘非遗资源价值的活态保护方式。
 
  二、文化产业背景下社区保护方式对非遗的意义
 
  (一)提供非遗传承平台,延续社区价值信仰
 
  基于非遗的特征,它需要借助社区平台进行保护,因为社区既是非遗产生的源泉,也是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以“中国剪纸”为例,它从诞生之时就兼具实用、审美和民俗信仰等多重功能,蕴含了中国民众对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朴素认识。而这些综合的道德观念、实践经验都来源于民众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并且它们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区土壤才产生的。
 
  非遗传承的困境和传承人的缺失, 与当下城市化的进程有着密切关系。传统文化空间不断被改造替换,在钢筋水泥的包裹下,全国的城市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姿态。非遗生存空间遭到破坏,社区民众不愿也无法参与文化治理,这些都成为当下非遗保护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二)保护非遗生存空间,体现公共参与性
 
  社区是非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核心,离开了社区,传承人就失去了参与的过程;离开了传承人,社区就失去了参与的意义。学者周星认为,日本保护非遗的经验之一就是重视“地域社会”,“地域社会”与“社区”概念可以互相置换, 日本的很多文化政策中都涉及振兴“地域社会”,文化遗产成为振兴地方的“资源”,保护“地域社会”就相当于保护遗产,增强社区的活力需要依靠社区民众广泛参与,文化遗产最终得以代代相传。
 
  从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来看,保护层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公民自觉保护、技术保护、行政保护、法律保护。其中“公民自觉保护”是最广泛,也是最基础的保护层次。“社区参与程度越高,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就越强。”笔者在调研成都市新都区的锦门丝绸小镇时发现, 该小镇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与当地三河街道办事处联合,充分发挥社区的力量,免费为成都户籍的居民培训蜀绣技艺,学员参与程度高,同时也成为了这个 4A 级风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现了社区发展与公共参与的双向互动。
 
  (三)发挥社区非遗的资源价值,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2011 年,我国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律中第三十七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此后,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非遗的经济价值,“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开发”成为圈内人讨论的热点。不管持有哪种观点,越来越多的人都逐渐认识到非遗作为文化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
 
  从文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非遗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资本,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 我们需要认可并挖掘非遗的资源价值。非遗的社区保护方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
 
  三、文化产业背景下社区保护的变化
 
  (一)由非遗项目的保护到非遗IP 的创新利用
 
  非遗走进文化产业的视野,并不意味着非遗要走一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而是指在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非遗资源,让它可以走得更远更深入人心,社区保护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在十年前, 我们谈到各行各业与非遗的融合时, 还是“ 非遗”的简单拼凑,而现在已然呈现出“非遗+”的态势,这不仅是人们观念的改变,更是文化产业给非遗带来巨大活力的结果。“非遗+旅游敁非遗+影视敁非遗+文创敁非遗+ 研学敁非遗 + 民宿”等创新形式遍地开花。
 
  如果说非遗项目的保护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那么非遗 IP 的开发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群行为。因为大多数从事 IP 开发的并不是非遗的传承人或者保护部门,而是在时代的发展下,人们看到了非遗的资源价值和美学价值,并且试图通过产业和资本的力量运作非遗,所以,非遗 IP 开发就应运而生了。在今天的实践中, 非遗的 IP 开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它形成于先秦时期,汉代时完全确立,甚至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国人民仍然在使用“二十四节气”指导生产生活,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更是社区参与式保护的典型代表。2016 年,它成功入选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此后,“二十四节气”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成为了文创领域的热点主题,走上了一条 IP 开发之路。例如,北京北海公园开发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主要有手机壳、明信片、魔方等, 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此外,还有一些文创机构结合其他文化资源,开发出二十四节气茶礼盒、二十四节气糕点、“二十四节气”主题系列服装等文创产品。
 
  (二)从“口传心授”的“身体”传承到“集聚规模”的网络传播
 
  从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2019 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 7.9%, 比上年同期增长 7.9%,今年以来保持在 8% 左右的增速。 我国的文化产业正走向一个开拓创新的阶段,当然, 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传统社区变成网络社区,非遗在网络社会发生了多种可能,通过"网络众筹"可以筹措非遗发展基金,利用网络渠道可以传播非遗知识等等。
 
  2017 年 6 月 6 日,互联网直播平台花椒直播举办的主题为“传承 ·匠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播”系列直播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年轻的非遗“匠二代”通过直播向年轻的观众传播和营销非遗产品。如今, 短视频成为了互联网的又一新兴产物, 非遗在短视频平台同样赢来了春天。在 2019 年 4 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和抖音正式宣布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该计划希望利用抖音平台,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一方面,通过流量变现的方式让非遗传承人实际受益, 协助传承人转化非遗成果,另一方面, 培养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让非遗可以被更多的人了解。据抖音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4 月,在抖音平台上传播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了1214 项,且产生了超过 2400 万条视频和超过 1065 亿次播放,抖音已经成为最大的非遗传播平台。再如,在“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非遗大型网络传播活动中,网络报道就达到了近52 万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突破了 6000 万人次,网络活跃度和传播力可见一斑。
 
  (三)由“社区参与”到“社区主导”
 
  "社区参与”的理论原是旅游学研究中的热点,学者墨菲(PeterE. Murphy)在其代表作《旅游:社区方法》(《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中首次系统正式地提出, 从社区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居民参与性问题。 此后,“社区参与”开始进入到非遗领域,成为一种推动非遗所在地人们自我发展提升的保护方式。目前,相关学者主要强调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性, 而没有指出参与者的角色分配。
 
  从我国建立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就可以看出,在保护非遗的理论和实践中,我国政府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在资金、政策、人才和法律方面,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符合我国非遗现存的状态。然而,随着文化产业开始进入非遗领域,非遗的话语权开始解构重构,非遗消亡的速度也让持有者和保护者力不从心。如何让非遗换发新的活力和生命力,这需要让非遗所处的社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从“参与”到“主导”,这不仅是非遗主体性和中心性的转变,更是非遗在所属社区中如何实现“原生性敁整体性”保护的关键。非遗的持有者、保护者只有在社区环境中才不会弱化、隔断和决裂。
 
  四、非遗社区保护路径的几点建议
 
  (一)发挥社区营造的作用,提升非遗创新能力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开始了一种植根于地方的“社区营造”运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这一概念来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的“造町运动”。社区营造强调“人文地产景”的有机结合,以台湾淘米村为例,桃米村在 9?1 地震中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为了启发村民的自我觉醒,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当地人开始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提炼文化符号,并且围绕青蛙展开了一系列的乡创活动,最终,桃米村由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了文化生态的理想地,不仅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文化产业的视野下,我们需要
认清非遗的资源禀赋。传统经济逐渐没落,需要替代型经济补充。传统保护方式效果欠佳,需要提升社区居民自我治理能力。我们一直都强调“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非遗的实践性也要求非遗回归生活, 回归社区。在非遗保护的过程中,社区营造的核心是充分发挥非遗所在地民众的自主性,利用社区内的资源为社区民众谋福利,实现非遗的"在地化"保护。
 
  (二)构建社区生态系统,保护非遗生存环境
 
  文化如同大自然中的生物一样, 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产生特定的文化。如果环境发生改变,文化也会发生变化。维护非遗的生态系统,应该打破传统非遗属地的行政界线,使各类非遗资源产生"同体"的集聚效应。在英文语境里,"社区"和"共同体"的英文都是"community", 由此可见,二者的紧密共生关系。以非遗项目"飘色"为例,它是广州员岗、沙湾、潭山三个村的特色非遗, 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三地的"飘色"被评为不同等级的非遗项目,原本统一的文化共同体被打破了,由此也带来了不同的命运,留给专家学者无限的思考。
 
  构建非遗生命共同体,我国已经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文化生态保护。它是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中的一项创新方法,从2007 年至今, 我国已成立 21 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一做法与《公约》第三章第十五条中提出的"缔约国在开展保护非遗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是相吻合的。除此之外,生态博物馆也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 年 8 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促进生态(社区) 博物馆发展的通知文物博发〔2011〕15 号》,通知中明确指出,生态(社区) 博物馆是一种"社区性的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的传承与教育中心"。生态(社区)博物馆是典型的以社区为中心的,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以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它不仅承担起博物馆保存信息的作用,也发挥着记录、展示、保护、传承苗族文化的社区功能。当社区和非遗成为了一个共同体,社区居民就会自觉地参与非遗保护事项。
 
  (三)利用社区教育,承担非遗保护重任
 
  教育是非遗传承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传统社会中,非遗的传承教育主要依赖"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加之很多非遗技艺是传承人安身立命之本,他们不愿意更多的人掌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社会传承方式在传统社会中并不占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面临巨大的冲击,传承主体将越来越少。
 
  学校教育主要承担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行为规范的日常教育,而对于非遗这一特殊文化事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发挥全面的作用。社区是民众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是伴随民众成长的重要场域,是连接民众的情感纽带,社区教育应该承担起非遗教育的重任。在我国出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第七条也提到了传承的措施应包括"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这里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紧密联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社区可以实现教育的全员全程全面覆盖,社区民众参与度高, 而且这种教育对基层民众来讲是一种自觉的学习。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教育在非遗的传承、保护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在贵州融水苗族村寨里至今仍保留着一种被称为"几导"的植树习俗,他们在建村立寨、修楼架桥、结婚生子等重要的时刻都会植树,树象征着村寨兴旺、子嗣繁衍,而且任何人不得随意砍伐,否则会发生灾祸。这种发自内心的文化崇拜,并不是学校教育灌输的,而是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社区大众的共同信仰中逐渐形成的。
 
  (四)着力"乡村振兴",提高社区居民收入
 
  2017 年 10 月 18 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非遗多分布在广袤的农村地带,即便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非遗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掌握非遗技艺的人们往往只能自给自足, 并不能产生太多的经济效益。王霄冰教授认为,"非遗的保护如果不能为传承者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保证社区和非遗项目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非遗保护的终极关怀,是回归社区,回归人心。我国著名电商平台"唯品会"在其成立十周年之际,推出了"十年拾遗纪念礼"活动,用"非遗周历"回馈用户。"非遗周历"礼盒制作精良,采用蜡染布袋包装周历卡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布袋全部由贵州织金的绣娘们亲手刻绘花纹,并由植物染色制作而成。据报道,该项目一共为 1012 名绣娘带去 500 万元的收入,带动 245 名建档立卡户完成增收。这个活动既为非遗传承者带来了经济利益,也为唯品会公司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结语
 
  从加入《公约》以来,我国在非遗保护的过程中,践行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方式。在继承以上几种保护方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意识到,非遗的保护和发展面临更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非遗的"基层"和"在地化"保护是实现非遗社区居民自我觉醒、自我治理的一种方式。社区保护从基层和大众出发,我们应该更加尊重非遗"社区、群体"的主体地位, 更全面地融合非遗的传承者、保护者、所有者、享用者和创新者的力量,引导非遗所在社区和社群的广泛参与。在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非遗需要借助产业的东风,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非遗保护之路。